2022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二(10篇)】【完整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二(10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22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二(10篇)】【完整版】

党课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必修课,是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的文章20篇 ,欢迎品鉴!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篇1

  乡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

  实现乡村振兴,保护和保持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条件。乡村文化是熟人社会的文化,崇尚邻里互助、关系和谐、诚实取信,它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在人们的记忆中,不但有乡村的青山绿水,更有乡村社会的睦邻关系、祭祀活动、乡风民俗和宗族姻亲关系等,这些关系、仪式和活动将乡村生活的居民凝聚在一起,构成了乡村社会。这其中不但包含着丰富的物资文化资源,还潜藏着深沉的精神文化资源,它们在稳定农村社会、凝聚百姓民心、维系乡村和谐方面起侧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乡村文化的振兴。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乡村文化包括物资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就物资层面而言,乡村的青山绿水,山环水绕,鸟语花香,古老建筑,阡陌农田,既是农民生活的安居之所,也是一种自然生活状态,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形。就精神层面而言,乡村承载着本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道德气力,乡村文化通过当地的民风民俗、风土人情、社交礼仪、传统衣饰等展现出农民的精神信仰、社会生活、交往方式等具有独特个性的价值观念,是农村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进行情感交换的纽带,具有凝聚人心、集中民智、共谋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

  乡村文化是农民精神的伊甸园

  乡村的核心是人,乡村振兴的目的也是为了人,实现乡村振兴,关键也在于“人”。乡村文化赋予农村生活以价值与意义,乡村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同时又超出了个体,是乡村文化将这些个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当农民对自己的故乡非常眷恋、对生擅长斯的乡村文化心有所系、魂有所牵,他们才能对乡村从内心里生发一份酷爱、对乡村的振兴发展有一份担当。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篇2

  今天,有幸与xx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有关问题,我主要按照“xx”工作要求,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次党课。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重点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
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会蹄疾步稳。因此,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如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作用?

  首先,要坚持党建引领,使基层组织“强”起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其次,要坚持党员带头,引领群众“动”起来。农村党员身处基层乡村一线,与农村群众联系最紧密、关系最亲近。因此,实现乡村振兴,绝不能离开广大农村党员的参与和奉献。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思想先进、立场坚定的政治优势,熟悉政策、引领发展的能力优势和扎根基层、战在一线的群众优势,带领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

  第三,要以乡风文明为重点,促进乡风“美”起来。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要积极倡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基层群众转变观念,自觉摒弃陈规陋习,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民俗乡风。

  第四,要以人才为支撑,让基层队伍“壮”起来。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要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最为根本、最为关键的人才,坚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推动形成“头雁”效应;
要从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人选拔到村“两委”,把好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
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作用,着力培养好本土人才,同时还要注重人才的引进,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最后,要以产业融合为目标,推动乡村经济“活”起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产业融合是出路。针对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生产模式落后等现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作用,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
要大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合作社,支持农民创业就业,用党建融合资源、用活资源,让农村资源要素充分活起来,凝聚起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总之,就是要将党建引领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推动乡村走向振兴。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篇3

  根据厅机关党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要求,今天我们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开展干部宣讲和解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相关专题关于《全面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内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举世瞩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中心党员要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的重大政治意义、时代意义、历史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五个具体路径中,人才振兴占据着重要地位。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始终把人才振兴工作放在乡村振兴工作的核心位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振兴工作重要论述,以人才振兴推动了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人才的需求现状

  (一)需求具有专业技术的乡村人才。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新技术、新形态持续涌现,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传统农业。引入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对农民日常生产进行指导,不仅可以解决传统农业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为他们带来新的农业发展理念,通过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二)需求具有专业技能的乡村人才。目前技能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很难扎根农村,大部分都流向了城市。对乡村技能人才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是保持乡村技能人才队伍、缓解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举措,是提高乡村劳动者素质和建设技能强省的主要抓手。

  (三)需求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才。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有政治头脑、有创业思路、有工作能力、懂科学技术、懂经营管理的返乡农民工、种养能手、致富能人、农民经纪人、岗位能手、复员军人、回乡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把他们发展成致富能手,提高他们创业带富的能力,通过他们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农村的全面进步。

  二、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全面升级的需要。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数量减少,青壮年劳动力留乡务农的内在动力总体不足,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还任重道远。必须大力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二)农村全面进步的需要。缺人才、缺干部、缺能人是当前农村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和短板。破解“谁来振兴”问题,需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吸引各方人才到乡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以人才发展引领支撑农村全面进步。

  (三)农民全面发展的需要。只有促进农民全面发展,才能厚植乡村振兴的主体根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农业农村人才的引领、支撑服务作用,带动广大农民群众成为乡村建设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而实现农民全面发展。

  三、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建议

  (一)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是农业农村人才的主体,是加快推进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要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为目标,统筹抓好人才培育、优化人才服务、强化人才引进、创新人才评价等作为主要工作。

  (二)突出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对科技创新的重大需求,加大高层次科研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建立科研人才服务乡村的激励机制,推动科研人才扎根乡村建功立业。

  (三)引导人才返乡入乡。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配置作用,建立健全人才向乡村健康、自由流动的机制,吸引鼓励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返乡入乡干事创业。鼓励社会上各类资本、资源和创业项目参与乡村振兴发展,全力为广大人才在农村创业创新搭建服务平台。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篇4

  同志们: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们补齐短板,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提振精神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心剂。

  十九大报告阐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再一次强调了“重中之重”地位,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定论。

  作为基层政府,我们要宣传贯彻好这一新定论,鼓励农民和乡村干部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全力奋战奔小康,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二、基层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定心丸。

  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的问题,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发展速度,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建强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定心丸作用。

  一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众雁高飞看头雁”。

  村党组织书记“官职”虽小但责任不轻,一个村有了一名好书记,这个村的各项工作就可以放心了。

  我们要抓住今年村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打开视野、拓宽渠道,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其他乡贤中,把优秀人才访出来、用起来,切实把村党组织书记选好,把村党组织班子配强。二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细胞没有活力肌体就没有战斗力,一定要把党员队伍建设好、党员作用发挥好。

  把真正符合条件的农村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发现新生力量,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改变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严重老化、严重弱化的局面。

  深入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科学设置岗位,比如年长有威望的可以让他们担任法制调解员,年轻力壮有手艺的为他们设置做好事实事、办公益事业的岗位,让每位农村无职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平台,都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会。三要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

  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既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还要解决好用制度管人管权的问题。

  重点是落实好“三会一课”,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其次要抓好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三个关键环节。

  在具体工作中,健全“三项机制”落实党建责任。

  即年初目标承诺制。

  建立支部书记承诺清单,明确年度目标;

  季度督查谈心制。

  成立党建工作督查组,每季度对各支部党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推进缓慢的及时约谈支部书记;

  年末述职评议制。

  支部书记就抓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专项述职,接受民主测评。

  三、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点。

  产业即是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协调快速发展的生长点,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发展和壮大乡村产业。

  我乡*个村的基础设施、经济状况、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四、生态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根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乡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阻碍。

  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五、能人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有一批能人引领。

  首先,要将现有的村两委成员培养成能人,通过外出考察拓宽眼界、绩效考核压担子、定任务,实现党建、经济互动双赢。

  其次,要调动返乡能人、种植大户、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乡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

  作为村庄人才,他们身上具有一般农民所不具有的特殊的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使他们有可能成为农村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甚至成为村民中的核心人物,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六、文化繁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旋律。

  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而美丽乡村建设同样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要想繁荣乡村文化,首先,要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

  继续加大投入,推进乡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设。

  其次,要重塑乡村社会规范。

  伦理、道德、村规民约、风俗习惯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七、社会稳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压舱石。

  稳定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

  没有稳定,发展就不会稳固,也不会持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八、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部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直指问题的核心。

  而精准扶贫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关键要看能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篇5

  同志们:

  今天是我们XXX村的党员同志们欢聚一堂的日子,我们一同共商xx村发展大计。在座的各位是xx村的关键少数,作为这一关键少数群体,我们是不是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来推动我们村的大力发展?今天我与各位交流的题目是:《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推动乡村振兴》。

  在此我想与大家交流二个方面的意思。

  一、关于乡村振兴战略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时间节点

  党的XX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即三个重要的目标任务:

  (1).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这些重要进展包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等。

  (2).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决定性进展包括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等。

  (3).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二)中央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习总书记在2017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2018年中央发出的一号文件中都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原因,一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基本特征。

  1、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乡村不能衰败

  城镇化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强大动力,这是已被各国实践证明了的规律。但是,世界各国的资源禀赋、人口规模、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等各不相同,在现代化过程中人口城乡分布的格局和变化必然有很大差别,因此不能简单对别国的经验照抄照搬。提出振兴乡村,绝不是不要城镇化,也不是要把城乡发展对立起来,而是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科学引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格局及其变化。

  我国的实际是什么?一是人口众多。2020年年底世界上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有13个,其中亚洲7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日本、菲律宾;
非洲2个: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
北美洲2个:美国、墨西哥;
南美洲1个:巴西;
欧洲1个:俄国。这13个国家中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的只有美国和日本两个。但是,美国总人口4.2亿,不足我国的零头;
日本总人口2.2亿,不足我国的十分之一。世界上所有经济发达体的人口都加在一起,大概是10亿人,远远少于我们国家的总人口。二是我国农村人口比重过大,绝对数量也大。按常宁的比例估算,我市约XXX万人口,城镇人口不足XX万,那么我国农村人口近10亿,接近甚至超过80%。三是改革开放40年,我们国家在经济上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十分突出。城市发展得快,农村发展得慢;
城市发展得好,农村发展得没那么好。更为严重的是,农村的经济虽然发展了,但很多好的东西正在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比如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比如淳朴的乡风。40年前,我国的农村虽然穷,但村容是整洁的,村貌是绿色的,夫妻是在一起的,邻里之间是融洽的;
夏天可以看到萤火虫,冬天准时会下雪;
孩子是父母带大的,父母是孩子在赡养。现在呢?房子建好了,常年闲置;
山里是黄色的,房前屋后却长满了青苔;
孩子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甚至是自然成长起来的;
老人更是自成一体。

  因此,我国是人口超过14亿的国家,要如何实现现代化,这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当然也没有现成的经验。路怎么走,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探索。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必然逐步减少,有些村庄也会因各种原因而逐步消失,但这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更由于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功能,城乡之间只有形成不同功能的互补,才能使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健康推进。因此不管城镇化发展到什么程度,乡村都不可能被消灭。我国的特殊性则在于人口总规模巨大,即使乡村人口的比重降到30%以下,但总量仍将达到几亿人。有着几亿人生活的地方怎么能不把它建设好?如果城乡差距过大,怎么能建成惠及全体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因此,实现乡村振兴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必然要求。

  2、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求乡村必须振兴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这意味着经济的增速会适当放缓,但对发展的质量要求会更高。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也必须跳出在高增长时期形成的思维惯性,主动适应这种变化。2017年我国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为42.35%,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约16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有2.3亿农业户籍的人口虽已在城镇居住和生活,但尚未落户城镇。按“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1年年底,将有1亿已经在城镇定居的农民工及其家属落户城镇。但这同时也表明,现已进城的农业人口中,多数人到2021年年底还不能在城镇落户,何况今后还会有农业人口陆续进入城镇。因此解决好这个问题,正如总书记讲的那样: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

  我国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种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突出反映在农业和乡村发展的滞后上。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刻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总的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相比较。“生产发展”变为“产业兴旺”,“生活宽裕”变为“生活富裕”,“村容整洁”变为“生态宜居”,“民主管理”变为“治理有效”,其内容更加全面丰富,目标也更加宏远,可谓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这当然不是简单的字面变更,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一场全面变革。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是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起点。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灵魂。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保障。生活富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所在。

  二、党员如何发挥先锋作用,推动乡村振兴

  一要强化党员意识。意识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反应,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东西。它的奇特之处在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不刻影响着人的行为。党员意识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一种角色意识、身份意识。什么角色、什么身份应该树立什么意识。家庭角色如此、社会角色如此、政治角色更是如此。老师要有老师的样子、干部要有干部的样子、党员要有党员的样子。我们村里的党员非常不错,大部分有强烈的党员意识。时时处处表现出党员的样子,发挥着党员的作用。值得我学习和尊重,在此我向各位致敬!但少数党员角色识不强。对入党誓词、入党初衷忘得干二净。不带头发展经济、不帮助周围群众、不按时缴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支持村两委工作。

  二要适应时代要求。新时代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象战争年代要出生入死,不象纯农业年代需要“晴天一身泥,雨天一身水”,不象物质溃泛的年代,要你口中不吃去接济周围的群众。但新时代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了,渠道更广了。提供资金、信息、平台,关心别人,调解矛盾,积极参与组织生活,带头服务村级中心工作,支持村两委工作等等都是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三要准确把握内涵。对照乡村振兴的内涵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我们发现党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大有作为。拜请各位党员结合各自的实际和特长,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我相信有在座的少数关键的先锋作用,有村两委的正确领导,有xx村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xx村的XXXX年注定是不平凡的,xx村的明天注定是美好的。

  谢谢大家!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篇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开上好车子”,还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满足精神需求。特别是在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已经接近全面小康、衣食住行已经不成问题的现阶段,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就显得更为重要,也更为迫切。要大力开展“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最美庭院”、“脱贫示范户”等评选活动,在全村上下推行孝老爱亲、团结邻里、抵制高额彩礼、简办宴席和红白事、脱贫致富、讲究卫生的良好村风。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基层群众转变观念,自觉摒弃陈规陋习,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民俗乡风。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篇7

这次我主要讲讲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论述为“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定了位。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
在十九大修改通过的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我党新时代七项战略之一。这表明,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繁荣的重大决策,而且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什么意义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大判断。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农村地区和广大农民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尽管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实施了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政策,已经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

  会福利网络,但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距仍比较明显,这种差距在贫困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报告第一次提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法治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城市与乡村各有特点,城乡融合不是消灭而是要体现城乡差异性的特色,要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和谐起来,这就要求在法治之外,要发挥乡村的自治功能,实现乡村的自主发展、差异化发展,实现“和而不同”的城乡融合。中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中国的乡村治理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充分吸收,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德治是非常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我国乡村治理的独特之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多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上华村村容村貌焕新颜,村集体收入提高三倍多,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更是给村民们吃了颗“定心丸”。陈村庄头村去年试行土地制度改革,提升了土地价值。庄头村党委书记叶国辉表示,连日来,他们在关注十九大报告,其中提到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等政策,让他们备受鼓舞,为他们下一步扎实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注入一剂有力的强心针。

  “农村稳定是广大农民切身利益。”x省永安市小陶镇五一村党支部书记许光园代表在农村工作了 17 年,“乡村振兴战略让我们信心倍增,唯有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

  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从报告中看,乡村振兴战略有六大内涵:一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强调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三是把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四是致力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给农民吃上“定心丸”,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探索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五是致力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拓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六是致力于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建立和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政治、组织和人才保障。

  从乡镇振兴战略的内涵来看,未来农村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各方面资源将回流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将推动城市和工业反哺、回馈“三农”,根本改变城乡二元体制下资源几乎是单向流向城市的状况,形成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如果说现阶段资源从城市流向农村还是涓涓细流,那么不远的将来,则有望形成滚滚洪流。

  二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成为资源流向乡村区域的重要载体。十九大报告没有提“新型城镇化”,但“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部署,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必将让夹杂在城镇之间的乡村受益,这些城镇与城镇之间的乡村也必将“协调发展”,从而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资源向乡村的流动,特别是城市人才资源向乡村的流动。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另一方面也应当制定实施城市居民进入乡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城市人口有序落户农村的政策措施,乃至上升为法律,从而也“加快城市转移人口农民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条件下,形成城乡之间人才、人力资源双向流动,是历史的必然。

  三是农业和非农产业都将加快发展。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应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点和前提。十九大进一步要求“确保到 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展示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坚定的决心。即使还有深度贫困的人口仍然处于贫困的边缘,他们也必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进程中最终走进共同富裕的行列。但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可能只发展农业,还将发展其他产业并且达到现代化的水平。十九大报告也已经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这就必然要求大量农业专业人才和非农专业人才进入农村。仅凭现有农村中被城乡二元体制抽选剩下的人口,不仅难以承担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更不可能承担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国家将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引导农村以外各方面人才参与农村现代化建设。

  三是污染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意味着

  一些已经造成农村污染的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同时必须坚决禁止任何可能带来污染的各种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进入农业和农村。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也是国家战略任务。在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政策措施时,必须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划出明确红线。农业发展中的污染问题,包括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将加快获得解决。

  通过对乡镇整形战略内涵及发展方向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农村公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定位:

  一、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需求 (一)路网连通的需求。产业的兴旺,人口的增加,与城市的对接离不开公路建设。在大的方向上,要求农村公路之间、与国省干线之间互相连通,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以形成良好的公路运输及出行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修建通村路,打通断头路,完善通组路,连接公路网。

  (二)农村公路等级提高的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农村公路交通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以四级公路为主的农村公路路窄、弯多等不利因素将被放大,降低运输效率,提升运输成本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农村公路等级提升是未来农村公路建设中年的重要任务。

  (三)新施工技术的需求。农村公路施工要尽可能实现“绿色”建设,降低扬尘、噪音等污染,美化施工环境。这就对农村公路建设新技术、新材料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四)实现“建管运养”一体化。除出行外,农村公路已经承载了越来越多的运输功能,如物流、客运等。这就需要我们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公路使用寿命,在运营过程中的实际效用,把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统筹考虑,

  同步实施,以最少、最合理的资金发挥出农村公路的最大功用。

  二、我区农村公路发展现状 我区现有农村公路 公里,其中已经硬化 公里,未硬化 公里。目前全区行政村通畅率 ,农村公路建设基本适应了当地经济发展。我区在推进农村个公路建设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积极争取项目。为适应我区经济发展,近几年,我区每年在厅下达的计划外,在考虑各乡镇发展及需求的实际情况下,均积极实施计划外项目,提前 1年完成通村公路建建设记划,对拉动地方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促进了大棚、养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大政府投入。我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投入。地方政府积极筹措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此外,我区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从根本上保障了养护资金来源,为提高养护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养护质量。我区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公司,实施农村公路路基养护、保洁等工作。通过引进机械、家庭承包等形式,有效降低了养护成本,提高了额养护质量,使公路的使用寿命有了明显的保障。

  尽管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农村公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通组路、断头路、联网路仍急需修建,以实现公路建设适度超前的目标。

  三、长期发展目标 至 2035 年,我区努力实现农村公路里程 公里 个自然村通硬化路 公里,实施县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公里,村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 公里,县道危桥改造 座,村道危桥改造 座。

  目标分为 2 步走,至 2022 年为第一阶段,基本实现农村公路里程 公里, 个

  自然村通硬化路 公里,县乡道安全防护工程 公里,村道安全防护工程 公里县乡道危桥改造 座,村道危桥改造 座。争取至 年,农村公路实现等级提升,路网连通,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水平提高,形成无污染、安全绿色的施工环境。

  四、建议 (一)加大上级投入力度。我区是老少边穷地区,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随着政府不能借贷等一系列新法规的实施,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能力进一步削弱,难以形成公路建设资金的有效投入。

  (二)进一步做好统筹规划。在项目规划之初,统筹考虑设计、建设、运营、养护等一些列问题,力争发挥农村公路的最大效能。

  (三)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等级。目前看,农村公路已经有些滞后于经济发展,急需进行等级的提升。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篇8

  xxxx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了战略实施的相关政策并做了重点部署。在“八个坚持”中强调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的乡村发展道路”,指出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那么,我国乡村绿色发展面临什么样的环境保护形势,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呢?

  近年来,全国各地加强了农村环境保护。“河长制”等广为采用,不少地区采用生态办法治理污水,收到了明显效果。如浙江安吉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出台《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实施意见》,从卫生保洁、园林绿化、公共设施管理、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等方面制定了28条标准。污水实行就近处理、就地净化,垃圾实行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县处理模式,农村垃圾处理率达到100%,为农村环境保护探索出了一个新路。

  另一方面,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不容乐观,空气、水、土壤污染均有出现。虽然各地治理秸秆焚烧污染环境问题,但因此导致的空气污染不容忽视,供暖季节尤为严重。农村河流不及时清淤、河道水流变小,加上秸秆放在河里浸泡或堆在河边,下雨后冲到河里导致河流水质变差;农村小企业污水不处理或不达标排放,威胁饮用水安全。垃圾堆到处是,不仅影响景观、滋生病菌,还增加土壤污染隐患。部分大型养殖场的牲畜粪便处理不达标排放,水库、水塘养鱼也会造成水体污染。

  与此同时,农村环境保护相对滞后。一些地方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地板结,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超标;一些地方在产业发展中,忽视了配套的环保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污染已对人体、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到了不重视不行、不治理不行的程度。

  一、乡村绿色发展意义重大

  乡村绿色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生态产品、发展生态旅游等意义重大,也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一是粮食安全的要求。由于土壤是污染物积累的最终去处,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局部地区污染甚至还比较严重。受此影响,一些地区出现了“镉大米”;长期食用将影响人体健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从源头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发展放心农业。换言之,保护农村环境,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十分重要。

  二是提供生态产品的需要。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顺应矛盾变化,我们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供生态产品、发展“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建设特色小镇等,可以使绿色富民惠民。

  三是生态宜居的要求。建设生态环境宜居的乡村,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乡村振兴的期许,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要求。如果乡村振兴了,产业兴旺了,农民致富了,却生活在污染的环境里,看不到了蓝天白云,没有了干净的水,就与振兴的本意相悖了。以环境污染为代价换得一时的发展,是得不偿失的,农村振兴不重视环境保护将贻害无穷。

  四是守住乡愁的需要。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必须留住青山绿水,必须记住乡愁,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换句话说,农村振兴必须保护环境,乡村产业发展必须是绿色发展。

  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重点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从2020年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还要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xxxx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三步走”路线图: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实现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目标,国家将加大推进节能减排的力度,加大乡村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将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进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顶层设计,使农村发展朝着绿色方向迈进。与此相对应,未来一段时间,农村环境保护应关注以下重点:

  一是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推动企业入园,严格产业项目的环境标准“准入”,实现集聚发展;关停污染型企业,帮助中小企业施行清洁生产,防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化肥农药零增长,形成“一村一品”等发展格局。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由过度消耗资源向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转变,由保证“量”的供应向满足“质”的提高转变,不再单纯追求产品的数量增长,而要追求质量、品牌,保证产品优质、健康、绿色,让农业在文化上有亮点、景观上有看点、休闲上有赏点。

  二是开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打赢蓝天保卫战,既要避免秸秆随意焚烧,而将用作饲料、蘑菇基料、工业原料以及发电原料等,又要开发地热,以替代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在北方供暖地区,发展清洁高效供热,推广使用燃烧效率高、近零排放的小型煤炭燃烧炉,使天更蓝。统筹规划城乡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并由城市逐步向乡村延伸,提高乡村污水处理率。可采用氧化塘等生态措施,分散处理农村污水;持续实施改厕、改水等工程,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实现水清、无害的环保目标,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继续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改变农村垃圾乱堆放的情形,提高农村垃圾处理水平,为发展放心农业留下洁净的土壤。

  三是加强种植、养殖业污染防治。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废弃物利用的全过程,把品牌建设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按照绿色兴农、质量兴农要求,延伸价值链,推动生产加工融合,推动村庄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生产并提供绿色、有机农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化和产业化水平,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用“四位一体”循环经济模式,解决养殖业污染环境问题。所谓“四位一体”,就是利用生态学、系统工程学、经济学原理,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猪粪和其他有机物进入沼气池发酵,沼气用作照明或燃料,沼渣做肥料,从而实现废物利用、增加能源供应的良性循环。

  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环保先行原则,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增加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确保食品安全,解决农村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一是环保执法向农村延伸。我国制定了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在环境保护执法中,应逐步覆盖农村,以免农村环境污染到难以逆转的地步,也避免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严格执行环境标准,有利于乡村振兴的高起点和高水平。同时也要注意,应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经济发展与环保工作的城乡差别,制定更为细化、可行的政策法律,既保证乡村建设的绿色化水平,又能兼顾乡村经济发展规律,实现乡村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此外,还应对农业生产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先评估、事中监管和事后评价工作,保证乡村振兴战略得到准确全面实施。

  二是实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应当纳入绿色发展理念和农村环境保护项目安排。2015年农业部下发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有了国家层面的规划和安排,最终要落实到县、乡(镇)等基层政府部门,需要统筹协调,形成上下联动的局面。农村环境污染的地区差异较大,要突出重点,不能搞“一刀切”。

  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中央、地方均要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设立专项基金,设立技术和管理平台,保证企业在参与乡村建设中能获取数量充足、经济实惠的环保产品。给服务于乡村环境保护的企业提供补贴,鼓励企业家选择绿色发展的项目或投资。在环境保护规划和项目实施中,合理利用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精打细算用好每一分钱。发挥第三方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率;发挥绩效导向作用,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进行监督和工程事后评估,以尽可能少的资金投入达到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的目的。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使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能得到相应的报酬,使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

  四是技术支撑和创新驱动。研发与更新乡村的环保技术,提高环境友好型产品。环保企业也应从农村环境保护实际出发,了解农村环保需求,生产出大量适合乡村地区应用与普及的环保技术和产品,提供专业化的环境服务。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和综合整治模式,着力解决突出的村庄和集镇环境污染问题。推动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的有机结合,分布式能源和土壤治理的有机结合,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农村存在大量的有机废物,包括秸秆、粪便、餐厨垃圾等;这些有机废物可通过发酵,产生的沼渣、沼液可以生产有机肥还田,有利于农村土壤的恢复和治理;产出的天然气可以提纯,用作新能源汽车燃料,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五是提高全民族环保意识,采用宣传画、环保科普等形式,以通俗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方式,宣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知识,开展环保经验介绍和村民交流活动,增强居民的绿色发展理念,增强居民建设美丽乡村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建立环境友好指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评价考核。政府、企业和全民均应提高环境意识,发展形成互动多赢关系。实行农村环境治理目标责任制,并将节能环保责任落实到乡村建设的全过程和每环节;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和治理活动,不随手扔垃圾,保护环境卫生,汇聚“微行为”,形成“众力量”,使美丽乡村建设拥有恒久的生命力,走向农村绿色发展之路。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会大放异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篇9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论述为“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定了位。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十九大修改通过的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我党新时代七项战略之一。这表明,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繁荣的重大决策,而且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什么意义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大判断。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农村地区和广大农民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尽管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实施了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政策,已经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

  会福利网络,但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距仍比较明显,这种差距在贫困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报告第一次提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法治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城市与乡村各有特点,城乡融合不是消灭而是要体现城乡差异性的特色,要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和谐起来,这就要求在法治之外,要发挥乡村的自治功能,实现乡村的自主发展、差异化发展,实现“和而不同”的城乡融合。中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中国的乡村治理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充分吸收,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德治是非常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我国乡村治理的独特之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多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上华村村容村貌焕新颜,村集体收入提高三倍多,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更是给村民们吃了颗“定心丸”。陈村庄头村去年试行土地制度改革,提升了土地价值。庄头村党委书记叶国辉表示,连日来,他们在关注十九大报告,其中提到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等政策,让他们备受鼓舞,为他们下一步扎实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注入一剂有力的强心针。

  “农村稳定是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五一村党支部书记许光园代表在农村工作了17年,“乡村振兴战略让我们信心倍增,唯有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

  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从报告中看,乡村振兴战略有六大内涵:一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强调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三是把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四是致力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给农民吃上“定心丸”,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探索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五是致力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拓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六是致力于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建立和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政治、组织和人才保障。

  从乡镇振兴战略的内涵来看,未来农村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各方面资源将回流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将推动城市和工业反哺、回馈“三农”,根本改变城乡二元体制下资源几乎是单向流向城市的状况,形成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如果说现阶段资源从城市流向农村还是涓涓细

  流,那么不远的将来,则有望形成滚滚洪流。

  二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成为资源流向乡村区域的重要载体。十九大报告没有提“新型城镇化”,但“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部署,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必将让夹杂在城镇之间的乡村受益,这些城镇与城镇之间的乡村也必将“协调发展”,从而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资源向乡村的流动,特别是城市人才资源向乡村的流动。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另一方面也应当制定实施城市居民进入乡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城市人口有序落户农村的政策措施,乃至上升为法律,从而也“加快城市转移人口农民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条件下,形成城乡之间人才、人力资源双向流动,是历史的必然。

  三是农业和非农产业都将加快发展。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应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点和前提。十九大进一步要求“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展示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坚定的决心。即使还有深度贫困的人口仍然处于贫困的边缘,他们也必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进程中最终走进共同富裕的行列。但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可能只发展农业,还将发展其他产业并且达到现代化的水平。十九大报告也已经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这就必然要求大量农业专业人才和非农专业人才进入农村。仅凭现有农村中被城乡二元体制抽选剩下的人口,不仅难以承担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更不可能承担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国家将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引导农村以外各方面人才参与农村现代化建设。

  三是污染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意味着

  一些已经造成农村污染的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同时必须坚决禁止任何可能带来污染的各种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进入农业和农村。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也是国家战略任务。在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政策措施时,必须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划出明确红线。农业发展中的污染问题,包括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将加快获得解决。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篇10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基础在农村,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振兴乡村专题党课讲稿。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篇11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今年x月x日—x日,在去年脱贫攻坚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农村未来的殷切期望,也为我们下一步工作开展作出了明确指示。近年来,x村能紧紧抓住乡村振兴这个关键,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同步合拍、同向共进,x村党支部组织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尤其是支部书记x同志在线上直播,为吊瓜代言,向全国推介x镇的特色农副产品,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切实做到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下面,按照活动安排,我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大家作个辅导,也是一次微党课,更是与x村的各位党员同志共同交流。

  一、强基固本,提升村级组织“组织力”

  “给钱给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开展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关键是落实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要坚持党建引领,使基层组织“强”起来。村党组织书记选的好不好、班子配的强不强,决定了我们这个村能不能发展的好。大家都知道,年底我们即将启动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这次换届首次与县乡党委换届衔接进行,并且“两委”班子的任期也改为5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也大。作为现任的班子,一定要注重从党员致富带头人、选调生、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返乡创业人员等优秀群体中培育村党组织书记人选。要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把政治上靠得住、与群众贴得近、工作中过得硬的最优秀的党员群众选拔为村“两委”干部人选或者作为村级后备人才持续培养。对于换届后备人选,我们村上要抓紧摸底培养,做到心中有数、眼中有人,为“用”而“备”。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希望大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各类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二、寓教于乐,增强乡村治理“思想力”

  农村党员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核心力量,加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是促进和推动村级工作高效、有序、精准实施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脱贫致富工作的重要力量。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支部要扎实做好发展农村党员工作,优化细化党员队伍年龄、学历及综合素质水平占比,从源头入手,培养更加年轻更加充满活力,思想觉悟更高的农村党员队伍。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村干部和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微信群、QQ群等平台,加强党员日常学习、教育培训、冬季轮训,严格流动党员管理;
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上门“送学习送关怀”。同时,还要开展农村产业带头人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业实用技术线上培训“三个行动”,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三、产业带动,铸造乡村振兴“驱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产业引领是出路。针对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生产模式落后等现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作用,加强统筹规划,大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合作社,支持农民创业就业,用党建融合资源、用活资源,让农村资源要素充分活起来,凝聚起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近些年,x村积极探索,用心推进,有效利用本村环境优美、村居整洁、城郊毗邻、产业丰富、文化底蕴浓厚等优势,整合x村农耕文化园、文化大院、广场舞队及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有利资源,探索公号“老秘带你写材料”整理编辑实施了“公益助学+亲子互动+文化体验+观光采摘+休闲饮食”一条龙式的新型产业模式,并通过支部、合作社及社会企业的共同参与逐步走向成熟。但是同志们一定不能骄傲,要在前一阶段基础上继续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认真审核把关、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算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和保值增值。还要积极对接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以农业强促进乡村美、带动农民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四、乡风引领,激发基层治理“原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开上好车子”,还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满足精神需求。特别是在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已经接近全面小康、衣食住行已经不成问题的现阶段,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就显得更为重要,也更为迫切。要大力开展“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最美庭院”、“脱贫示范户”等评选活动,在全村上下推行孝老爱亲、团结邻里、抵制高额彩礼、简办宴席和红白事、脱贫致富、讲究卫生的良好村风。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基层群众转变观念,自觉摒弃陈规陋习,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民俗乡风。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篇12

 ‍今天,有幸与下楼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有关问题,我主要按照“**”工作要求,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次党课。

  ‍党的十四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党的__大报告在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重点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会蹄疾步稳。因此,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如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作用

  ‍首先,要坚持党建引领,使基层组织“强”起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其次,要坚持党员带头,引领群众“动”起来。农村党员身处基层乡村一线,与农村群众联系最紧密、关系最亲近。因此,实现乡村振兴,绝不能离开广大农村党员的参与和奉献。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思想先进、立场坚定的政治优势,熟悉政策、引领发展的能力优势和扎根基层、战在一线的群众优势,带领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

  ‍第三,要以乡风文明为重点,促进乡风“美”起来。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要积极倡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基层群众转变观念,自觉摒弃陈规陋_,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民俗乡风。

  ‍第四,要以人才为支撑,让基层队伍“壮”起来。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要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最为根本、最为关键的人才,坚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推动形成“头雁”效应;要从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人选拔到村“两委”,把好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作用,着力培养好本土人才,同时还要注重人才的引进,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最后,要以产业融合为目标,推动乡村经济“活”起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产业融合是出路。针对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生产模式落后等现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作用,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要大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合作社,支持农民创业就业,用党建融合资源、用活资源,让农村资源要素充分活起来,凝聚起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总之,就是要将党建引领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推动乡村走向振兴。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篇13

  ‍今天,有幸与下楼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有关问题,我主要按照“**”工作要求,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次党课。

  ‍党的十四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党的__大报告在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重点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会蹄疾步稳。因此,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如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作用

  ‍首先,要坚持党建引领,使基层组织“强”起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其次,要坚持党员带头,引领群众“动”起来。农村党员身处基层乡村一线,与农村群众联系最紧密、关系最亲近。因此,实现乡村振兴,绝不能离开广大农村党员的参与和奉献。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思想先进、立场坚定的政治优势,熟悉政策、引领发展的能力优势和扎根基层、战在一线的群众优势,带领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

  ‍第三,要以乡风文明为重点,促进乡风“美”起来。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要积极倡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基层群众转变观念,自觉摒弃陈规陋_,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民俗乡风。

  ‍第四,要以人才为支撑,让基层队伍“壮”起来。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要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最为根本、最为关键的人才,坚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推动形成“头雁”效应;要从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人选拔到村“两委”,把好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作用,着力培养好本土人才,同时还要注重人才的引进,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最后,要以产业融合为目标,推动乡村经济“活”起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产业融合是出路。针对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生产模式落后等现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作用,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要大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合作社,支持农民创业就业,用党建融合资源、用活资源,让农村资源要素充分活起来,凝聚起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总之,就是要将党建引领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推动乡村走向振兴。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篇14

  今天我给大家上一堂党课,与大家共同谈一下,新时期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党员作用,勇于担当作为,全力冲刺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这方面的重要论述吸纳了中华民族担当文化传统,弘扬了马克思主义担当精神,把担当精神上升到了新的境界,赋予了丰富的时代内涵,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性。深入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意识,更好地完成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项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拓创新,勇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时代发展和新的实践,着眼党的宗旨、历史使命、执政理念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职责、能力素质、历史使命、执政理念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职责、能力素质,从民族担当、为民担当、改革担当、职责担当、大国担当、治军担当、治党担当、为官担当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面对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要有担当精神,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主动肩负起“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使命,勇于直面矛盾、困难和问题,锐意进取、恪尽职守,大胆探索、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善作善成。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三、攻坚拔寨、决战决胜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冲刺阶段,我们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站在政治高度抓攻坚、促脱贫,集中精力和资源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攻克脱贫攻坚最后的堡垒。要突出着力重点,高度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结合摸底情况,瞄准薄弱部位,实施好拾遗补缺、冲刺清零行动,确保今年“三保障”和安全饮水任务高质量完成,确保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取得重大突破。要坚持抓实抓细,盯紧工作计划抓具体,对照任务清单具体抓,逐项“过筛子”,把解难题、破瓶颈落实落细落到位,做到全覆盖、无盲区、见实效。要全面落实责任,形成协调联动、合力推动的良好格局。要切实转变作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大力发扬敢死拼命、连续作战精神,坚定信心、顽强拼搏,有效巩固强项,尽快提升弱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确保如期实现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同志们,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我们要抓住重点、补齐短板、加固底板、强化弱项,防止“两不愁三保障”留死角,把固强补弱的工作做扎实。要冲刺清零,盯任务、盯时限、盯责任,清单管理、冲锋冲刺、对账清零,把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完,把任务一项一项完成好,把战场一个一个打扫干净。要真严真实,务必做到靠前指导、一线指挥、整治作风、保质保量、严管厚爱,务必铆足全劲、拼尽全力,背水一战、决战决胜,以过硬的作风保障脱贫任务完成。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篇15

  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必须以强有力、凝聚力的基层党组织为前提。为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和基准效应,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质量扩大,4月19日上午,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施红军以坚持标准化推进党建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从破局到深化,以现有形式为主题,以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为主题,向党员干部讲述专题党课。

  施红军强调,要把抓住党建促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作为主线,穿上今年农村基层党建重点工作,正视问题和短板,从破局到深化,实现现现有形式。切实加大洛泉村和石泉下村二泉村乡村振兴示范点,补充万和村产业短板,紧紧围绕十有创造标准:有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有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有综合利益良好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十有深化示范点工作,街道所有村组以此为准,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工作。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所有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施加红军的要求,基层党组织不仅要做示范,还要发挥领导作用,引导大众发挥潜力,激发创业,活跃集体固有资产,扩大集体经济。通过一定的制度规范,活跃村组的各种资源组织。抓住党建促进乡村振兴的常态化局面。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篇16

  同志们: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要求持续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这是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从总体上构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的重大部署。

  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意见》,县委安排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到分包镇村讲一次专题党课。今天来到咱们××镇,见到这么多基层党员干部,感到非常高兴。作为我县农村党建工作的排头兵,我们××镇的基础扎实、成效突出、特色明显。这样的环境、这样的范围,感觉专题党课覆盖会更广、效果可能更好。借今天这个难得机会,结合自身的学习思考,和大家主要探讨一下在新时代如何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把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上来,把农村党组织建设好、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从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学习交流。

  一、切实巩固切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

  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委统一部署,去年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入,人民群众热情支持,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理论武装更加扎实,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奋斗精神更加旺盛,宗旨意识更加牢固,从严治党更加深入,在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上,有了明显提升,取得重大成果。阶段性活动已经收官,但主题教育却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这就要求我们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推动新时代赶超跨越有新气象、新作为。

  第一,要在学深悟透上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进一步夯实思想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自理论上的清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求我们既要有远大目标和崇高理想,又要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有理性认识和把握,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各级党员干部要更加深刻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从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持续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第二,要在细照笃行上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进一步锤炼政治品格。初心使命呼唤担当品格。敢担当、善作为,重实干、克难关,是我们践行初心使命的内在要求,是在新时代建功立业的必备素质。当前,改革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任务艰巨、挑战日增,这就要求我们要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坚决摈弃懒政怠政、得过且过的行为,自觉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全力以赴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高质量发展等工作,推动新时代赶超跨越取得新进展。

  第三,要在立行立改上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进一步提升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聚焦精神不振、能力不足、作风不实等问题检视整改,更好解决形式主义、“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巩固我们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基层治理、扫黑除恶等方面的进展和成效,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效,践行我们基层干部的初心使命

  在这里,主要从三个角度与大家学习交流。

  第一个角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应该怎么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深刻阐明了“三农”工作在发展大局中至关重要的地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事关农村长远发展的新机遇和大战略。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位了,才能有行动上的高度自觉。

  第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和国家有明确安排部署,必须顺应大势、抢抓机遇。“三农”工作历来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2017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的工作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上级对“三农”工作的形势判断上来,高度统一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上来,为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夯实思想根基。

  第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有良好基础条件,必须立足优势、担当作为。从我县情况看,全县9成多的土地面积在农村、近9成的人口是农民,农村工作地位重要、事关全局。作为农业大镇,推进乡村振兴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为“六个持续”:一是村庄经济实力持续增强。随着“三项清零”行动的扎实开展,全县集体经济空白村全部清零。从我们××镇的情况来看,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达到了70%以上。二是村庄环境面貌持续改善。我们全镇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环境整治、河道治理成为全县标杆。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我们是××地区有名的蔬菜之乡,拥有蔬菜大棚近1.3万个,年产蔬菜40万吨。四是农业科技实力持续领先。我们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部分品种已取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五是镇村文明程度持续提升。我们移风易俗的做法得到县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形成了民风淳朴、村风和谐的浓厚氛围。六是基层基础持续稳固。2018年农村“两委”换届成为历年速度快、秩序好、质量高、完成最彻底的一届,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群众有热切期盼呼声,必须找准问题、补足短板。在看到优势的同时,更应该清醒认识到我镇农村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业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共享成果的不充分,有些问题表现得还比较突出,群众意见集中、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六个亟需”:一是发展不平衡现象亟需改变。村庄发展两极分化明显,我们既有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省美丽乡村,也有每年排查确定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镇集体收入不足2万元的村还有××个。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加强。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问题日益凸显,镇村公共服务设施相对不足,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改厕、污水处理、绿化美化、生态修复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三是文化生活亟需不断丰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利用率不高,组织不到位,缺乏健康向上、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文明乡风建设亟需进一步提升。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有待深入挖掘,红白喜事盲目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仍有一定市场,影响了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五是农村人才支撑亟需加强。当前,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许多农家子女通过求学、就业方式去城镇打拼,导致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失衡,加剧了农村凋零。我们镇由于棚菜产业人员流出可能稍微好一点儿,其他镇不少村都出现了后继乏人、无人可选的境况,人才对农村发展的支撑力远远不够。六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亟需进一步加强。村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有的能力不高、作风不实,甚至出现违法违纪问题;乡村治理能力和体系亟待强化,全县排查确定的××个后进村中,党组织书记不胜任、不尽职的占比高达64.6%。这些都是我们实现乡村振兴的薄弱环节。对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短板、扫清障碍。

  第二个角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应该怎么干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个大课题、一篇大文章,必须集中力量在关键领域、重点环节上求突破、见成效,通过以点带面、关键带动,不断将乡村振兴推向深入。我给大家点点题,抛砖引玉,具体操作还需要大家开动脑筋、大胆探索实践。

  第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基本的是环境宜居,要通过抓治理、促提升,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群众对身边的环境面貌感受最直接、关注度最高,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基本、最有效的切入点。我也在农村生活过,还留有河里游泳捉鱼的乡村记忆,但这些年有的村庄变成了什么样子,大家有目共睹。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就美丽乡村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把打造宜居环境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一是环境面貌要再提升。乡村振兴最直观的标准就是村庄干净整洁,不论是先进村还是落后村,首先要给群众一个干干净净的生活环境。要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下气力抓好卫生清理、污水处理、绿化美化等工作,发动群众自觉搞好房前屋后的环境,引导他们由“等靠看”变为“动手干”,让群众的生活环境靓起来、生态美起来。二是亮点特色要再突出。各村基础不同、情况各异,村庄建设要杜绝千篇一律、千村一面,不能一进村庄全都是一个模子。要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在保持村庄干净整洁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打造村庄特色,着力实施一批有传承、有内涵、有亮点的乡村记忆工程,让农村成为显得出特色、留得住乡情、记得起乡愁的家园。在这方面,我镇的××、××等村都做出了特色,大家要很好地借鉴学习。三是基础设施要再完善。城乡差距突出体现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差距上。镇村两级要积极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高标准抓好水、电、路、厕、气等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加快改善镇村教育教学和卫生服务条件,实现农村公共服务提档升级。

  第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艰巨的是精准脱贫,要通过补短板、破难点,保证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准脱贫是三大攻坚战中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具决定意义的攻坚战。2020年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之年,今年我县要实现××户、××人的高质量脱贫任务,必须全力以赴完成好、落实好。一要强化政策宣传。脱贫退出过程中,群众可能有顾虑,担心自己不能继续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容易发生不愿意退出、消极应对的情况。镇村两级要结合帮扶责任人将政策宣传贯穿工作全程,加大宣传发动的力度,把脱贫“不脱政策、不脱责任、不脱监管、不脱帮扶”的“四个不脱”讲清楚讲明白,争取贫困群众主动参与退出。二要规范工作流程。严格执行退出标准和程序,应该走的程序必须扎扎实实地履行,需要入户调查的要真正走到,需要开会评议的要及时组织,需要签字的要不漏一人,需要张榜公示的要公示到位,需要提供相关数据、出具证明文件的,必须第一时间予以支持配合,决不允许弄虚作假或者推诿扯皮,确保验收不出纰漏,确保贫困退出的成果经得起上级和群众的检验。三要做好后续帮扶。脱贫不能返贫,镇村两级党组织要继续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持续深化“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以堡垒示范、致富先锋、能力提升、人才返乡、结对帮扶“五项行动”为重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开展“结亲戚、送温暖”等活动,真正关心关注弱势群体、困难群众,持续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让脱贫群众时刻体会到党的温暖、体会到镇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关爱。

  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根本的是产业支撑,要通过抓产业、促增收,实现富民与强村同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产业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支撑,也是富民强村的根本途径。各村要积极开动脑筋、扬长避短,找准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一要围绕产业实际找出路。作为农业大镇,要围绕“一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广绿色无公害有机种植,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走绿色化、特色化、融合化的发展路子;要围绕“二产”,充分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区位交通条件便利等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现有果蔬和苗木种植、畜禽养殖等产业链条;要围绕“三产”,大力培育绿色采摘、生态观光、休闲垂钓等乡村旅游项目,打造区域知名休闲旅游基地。同时,要以“互联网+现代农业”为重点,积极探索电子商务、网上营销,实现农产品与市场的产销对接、供需联通,加快促进现代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二要围绕村庄特色找出路。各个村区位不同、条件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都有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关键在于能不能挖掘好、利用好。农业基础较好的村,可以立足“农”字做文章,引导村民组建专业合作社,持续壮大特色农业规模,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近城守路的村庄,可以依托城镇和交通的辐射带动,发展农家乐、乡村游等关联产业。三要围绕农村改革找出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启动,就是想通过确权,让农民不论走到哪里都能把土地装在口袋里,依靠流转出租等方式,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镇村两级要按照上级安排部署,把涉及农村改革的事项抓实抓好,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经营体制等方面改革,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方式方法,多渠道开辟农民增收致富途径。

  第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持久的是乡风文明,要通过树新风、扬正气,形成文明向上、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文化的振兴、农民素质的提升。要注重“塑形”与“铸魂”同步推进,大力倡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农民既富“口袋”,更富“脑袋”。一要以道德建设引领人。要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阵地建设,因地制宜建好用好道德广场、文化大院、主题街道、党史村史展馆,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用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和形式,把思想道德建设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二要以乡土文化塑造人。我县、我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要将红色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入到乡村文明建设中,切实把这些宝贵资源挖掘好、传承好,激发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强大正能量。要大力推动文化下乡,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推动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文体广场提档升级,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让群众乐有去处、乐在其中。三要以文明乡风影响人。重点是抓好移风易俗。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天价彩礼“娶不起”、人情礼金“还不起”、丧事大办“死不起”等问题,在我县各镇村还不同程度存在。对于这些现象,群众极度反感,但一家一户无力改变。镇村两级党组织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形式,在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之间划出一条线,告诉群众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把反对天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让群众卸下“人情债”的包袱,让新的文明乡风吹遍乡村每个角落。

  第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关键的是干部队伍,要通过强素质、提能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既要重视吸引外来人才,更要重视培育本土人才,特别要打通人才向农村、向基层一线流动的通道,让城乡各类人才在回馈乡里、致富乡村中实现人生价值。一要配强用好“三农”队伍。作为从事“三农”工作的机关干部,特别是镇领导班子成员,要强化使命、担起职责,多接地气、多听民声,切实提高发展农村、服务农民的本领,真正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县委组织部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关爱基层干部,严格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让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镇村干部干事有舞台、干好有激励。二要挖掘培养农村能人。在农村土生土长的能人,不仅是农业生产的专家,而且与群众联系紧密,在农村的威望高,示范带动作用强,在发展乡村产业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县镇村三级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抓推动,教育引导农村经纪人、致富能手、专业大户、民营企业家充分发挥能人带动作用,让这些“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以“能人”培养“能人”,实现“能人创业、村民增收、乡村增效”的多方共赢。三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大力实施党员“双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对党员群众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更多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吸引更多年轻人学农务农兴农。现如今,有很多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和农业科技人员想到或者已经到农村创业创新,对于这些群体,县镇村要同向发力,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各类服务,支持他们在农村大显身手、施展才华,确保回得来、留得住、能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三个角度,提升组织力、创建示范区,我们应该怎么办

  近年来,我们在开展不达标“两室”、不健全党支部班子、三年不发展党员村“三项清零”行动的基础上,以“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示范点、示范区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农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村级党组织的组织力明显提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积极的引领助推作用。××名党组织书记成为全省“千名好支书”,××个基层党组织被命名为市级党建示范点。成绩弥足珍贵,但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前期的调研发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在一些镇村还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了组织力提升、党组织作用发挥。比如“上热下冷、上紧下松”,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有形覆盖易、有效覆盖难”,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农村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任重道远的问题;“注重面子、忽略里子”,联系服务群众不深入的问题;“入不敷出、增收乏力”,没钱办事的问题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县镇村三级共同努力。我重点就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持续深化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示范区创建,给大家提示几点。

  第一,要明确创建规划。要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前瞻性、系统性、长期性,综合考虑城乡规划、村镇规划、土地规划、社区规划等融合统一,形成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一本规划、一张蓝图。通俗来讲,就是要有长远目标和近期计划,每年干什么都要心中有数,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抓创建。这方面,大家要学习我们××村的××书记,天天琢磨发展,月月有新动作、年年有新变化。我们出台的《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提出了领导班子、党员队伍、工作机制、活动场所、村容村貌、基本保障、产业发展、乡风乡情、人才培育、群众评价“十个好”的创建标准。镇村两级要严格对照这标准,逐项查漏补缺、逐项完善提高,基础不好的要首先达标,条件不错的要争创示范,抓两头带中间,持续提升内涵和外延,不断加快示范点示范区创建步伐,在基层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促进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开发、弘扬文明风尚、加强生态管护等方面为全县趟路子、作示范。

  第二,要规范党内活动。党的优势在组织,组织的生命力在活动。目前,一些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意识淡化、混同于一般群众,根本原因就是缺少党内活动。为推动基层党组织活动的规范化、常态化,我们建立了“党员活动日”制度。但从落实的情况来看,有些村在搞形式、走过场,甚至有的根本就不去组织。同志们,可以想一想,一个村几十名党员,一个月见不上几面、半年甚至一年不开展一次活动,这个党组织还能称得上组织吗?没有党内活动的党组织,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缺乏持久的生命力和活力。所以,大家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党内的各项活动,不管是“三会一课”也好,“组织生活会”也好,每个基层党组织每月要至少开展一次党内活动,组织开会议事、学习参观、志愿服务、党员评议等等。我们的党建视频系统已经覆盖了全县农村,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后,县委组织要进一步加大督导力度,对长期不开展活动的党组织将进行集中整顿,对长期不参加党组织活动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并限期改正直至作出组织处理。

  第三,要严格党员发展。现在的党员可能就是将来的干部。发展党员工作不坚持,就会后继无人;发展党员工作不严格,就会良莠不齐。从2014年6月中央办公厅印发新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后,上级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要求、结构要求越来越严。村“两委”干部难选、后继乏人等问题,与党员队伍老化、文化层次偏低、素质能力不强等密切相关。严格程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章规定的标准条件,一定要克服私心杂念,从大局出发、从工作考虑,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切实做好党员纳新工作,真正为党组织注入新鲜健康的“血液”,保持我们党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第四,要推进民主管理。农村干部是村级事务管理的组织者、领导者,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干部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准,同时也要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现在,群众民主意识增强,思想十分活跃,敢想、敢争、敢议。通过平时与村干部的接触我也感受到,有些村干部觉得非常委屈,出了力、流了汗,改善了村庄环境,为全村老少爷们办了好事,有的群众却不理解,有说风凉话的,有向上举报反映问题的。实际上,有些问题是我们村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决策不民主、党务村务不公开、公开不及时或不清楚造成的。我们相信,只要村里的事务我们严格执行小微权力清单,真正做到“四议两公开”,该走的程序走到了,该公示的公示清楚了,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绝大部分群众是不会“胡搅蛮缠”的。所以,大家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仅要干事、更要透明,既要给党员群众一个明白,更要给自己一个清白。

  第五,要提供优质服务。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大幅提高农村干部政治和经济待遇。省委明确农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按照不低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执行,同时还有从农村党组织书记中招录公务员、选拔担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等激励政策。我县出台并正在修订农村干部养老保险和离任补贴政策,优先保障基础职务补贴和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发放。大家都可以感觉到,农村干部待遇越来越好,岗位越来越有吸引力。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大家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工作热情。为使农村干部更好地服务党员群众,县委组织部制定和完善了坐班值班等制度,每个村每天至少要有1名村“两委”成员在岗。但就这样简单的要求,有的村干部也没有坚持好。原来可能没有值班的习惯,但在新形势下,必须学会适应、学会转变,不能再用老思维、旧框框来看问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和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尽心尽力为群众办事、服务。按照省市委要求,我县的农村综合服务站已经全部投入使用,要真正落实“六有”标准,做到“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确保群众办事找得到人、办得成事。

  第六,要壮大集体经济。我们基本解决了“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场所议事”的问题,最突出的还是前面已经提到的没钱办事的问题。省委提出到2020年基本消灭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达到50%以上,培育发展一批集体经济强村。我们镇探索的“以绿养绿”、党员群众出义务工等模式,足以说明“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多数村不具备区位优势、可开发利用资源较少,这是实际情况。但每个村也有每个村的比较优势。为什么有的村就能将优势“套现”、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有的村却只能哭穷卖惨?我觉得关键在于我们的村干部特别是村书记,关键在于开动脑筋、大胆探索,拿出一家一户“过日子”的精神头来。我们要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省市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扶持政策,积极借鉴我县总结推广的“六种模式”,探索切合实际的增收路径。可以充分挖掘本村的各类资源,如鱼塘、林场、水利设施、房产、土地等,采取承包、拍卖、租赁、参股、流转等多种方式充分开发利用,大力培育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有交通区位优势或自然、人力资源优势的地方,可以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招商引资上项目、谋发展,走借力发展的路子。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和经济实力,这才是我们农村干部的硬功夫、真本事。

  三、农村干部要在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的生动实践中当先锋、做表率

  今天与会的村党支部书记中,有很多同志是在2018年换届选举时获得了连任,也有不少同志是初次选进村“两委”班子。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农村是主战场,重点靠我们的镇村党组织,关键要有一个好班子、好带头人。在此,对大家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第一,党性要强。党员姓党,讲政治是对党员干部第一位的要求。我们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有的农村干部可能感觉很大、离自己很远。其实一点儿也不为过。大家离群众最近,处在党联系群众的关键位置,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听从党的领导、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要增强大局观念。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自觉把村庄的建设和发展放到全镇、全县的大局中来思考、谋划和推进,发挥好党和群众的桥梁作用,主动把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向群众讲明白说清楚,引导群众支持村庄建设、服务全县发展。

  第二,干劲要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大家要把该扛的责任扛起来、该挑的担子挑起来,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促进村庄和谐稳定。当前,农村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矛盾问题面前农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真正做到“凡是有利于发展的事,再难也要理直气壮地往前推;凡是不利于和谐稳定的行为,再小也要旗帜鲜明地去制止”。我们村干部从小就生在村里、长在村里,与乡亲们邻里相望、血脉相连,参加竞选时对乡亲们也有庄严的承诺,一定要倍加珍惜岗位、坚守初心,多听听群众的心声、多帮帮群众的难处,竭尽全力地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特别脑子里要始终想着发展。一届下来,“涛声依旧、面貌不改”,看看其他村、比比其他村干部,你自己都会觉得有愧于组织信任、有愧于群众托付。大家要静下心来,围绕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找准发展突破口,确保干出一番群众满意、人人称道的业绩。

  第三,作风要实。新形势下当好农村干部,没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扎实作风是不行的。村党组织书记是村级组织的“主心骨”、党员队伍的“排头兵”。要身先士卒、当好表率,对上级党委政府作出的决定、提出的要求,带头毫不犹豫地执行、坚决果断地执行,以实际行动体现敢担当、真作为。要注重搞好团结。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要当好农村干部特别是支部书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维护班子团结,尤其要善于团结有不同意见的同志,想方设法把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大家遇事要多交流、多沟通,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思想上融合、感情上融洽、工作上融入,真正做到分工不分家、支持不排斥、补台不拆台。要充分发扬民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民主决策监督,严格落实“四议一行两监督”程序要求,凡是涉及集体重大事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讲民主、走程序、受监督,严格按照规矩办事,坚决不碰纪律红线,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第四,为人要正。做一名合格的农村干部,千条万条,关键的一条是公道正派。一要好坏分明。就是要坚持原则,不能“刀切豆腐两面光”。现在,有少数村干部做人八面玲珑,做事圆滑世故,殊不知“不得罪少数人,就得罪了大多数人”。如果我们的支部书记都是“好好先生”,村里就会正气不树、邪气上升,这是一种没有担当的表现。二要亲疏一致。大家都是土生土长,与群众低头不见抬头见,为人处世要切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到底”,不偏袒、不徇私。这样村干部说的话才管用、才有说服力,群众也容易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在土地承包、低保评定等敏感问题上,只要按规矩办事、按程序办事,不偏不倚,即使困难再多,阻力再大,也能把事情办好。三要善恶无欺。就是要逢恶不怕,逢善不欺。我们少数农村干部把摆平当作水平、和谐当作妥协,专拣“软柿子”捏,不敢啃“硬骨头”。现在,个别村风气不好,有的人明知道自己没有道理,但依然把敢闹事当成“有出息”,把敢告状当作“有能耐”,无理搅三分。这种情况下,我们村党支部书记就要挺直腰杆、挺身而出、以“正”压“邪”。

  俗话说,“能领千军、不领一村”,足见治村不易。镇村两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最基层的单位,镇村干部是一件苦差事,责任重、压力大、工作多。但是,在座的同志们不为名不为利、不怕难不怕累,在基层岗位上一干就是多年,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借此机会,我向大家表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加强基层党建,我们责无旁贷。引领乡村振兴,基层大有可为。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根基层,奉献“三农”,在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接续奋斗中践行初心使命,奋力谱写新时代××镇党建强、乡村兴的崭新篇章!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篇17

  今天,有幸与下楼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有关问题,我主要按照“**”工作要求,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次党课。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重点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会蹄疾步稳。因此,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如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作用?

  首先,要坚持党建引领,使基层组织“强”起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其次,要坚持党员带头,引领群众“动”起来。农村党员身处基层乡村一线,与农村群众联系最紧密、关系最亲近。因此,实现乡村振兴,绝不能离开广大农村党员的参与和奉献。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思想先进、立场坚定的政治优势,熟悉政策、引领发展的能力优势和扎根基层、战在一线的群众优势,带领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

  第三,要以乡风文明为重点,促进乡风“美”起来。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要积极倡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基层群众转变观念,自觉摒弃陈规陋习,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民俗乡风。

  第四,要以人才为支撑,让基层队伍“壮”起来。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要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最为根本、最为关键的人才,坚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推动形成“头雁”效应;要从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人选拔到村“两委”,把好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作用,着力培养好本土人才,同时还要注重人才的引进,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最后,要以产业融合为目标,推动乡村经济“活”起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产业融合是出路。针对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生产模式落后等现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作用,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要大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合作社,支持农民创业就业,用党建融合资源、用活资源,让农村资源要素充分活起来,凝聚起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总之,就是要将党建引领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推动乡村走向振兴。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篇18

  同志们: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要求持续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这是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从总体上构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的重大部署。

  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意见》,县委安排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到分包镇村讲一次专题党课。今天来到咱们××镇,见到这么多基层党员干部,感到非常高兴。作为我县农村党建工作的排头兵,我们××镇的基础扎实、成效突出、特色明显。这样的环境、这样的范围,感觉专题党课覆盖会更广、效果可能更好。借今天这个难得机会,结合自身的学习思考,和大家主要探讨一下在新时代如何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把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上来,把农村党组织建设好、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从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学习交流。

  一、切实巩固切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

  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委统一部署,去年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入,人民群众热情支持,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理论武装更加扎实,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奋斗精神更加旺盛,宗旨意识更加牢固,从严治党更加深入,在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上,有了明显提升,取得重大成果。阶段性活动已经收官,但主题教育却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这就要求我们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推动新时代赶超跨越有新气象、新作为。

  第一,要在学深悟透上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进一步夯实思想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自理论上的清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求我们既要有远大目标和崇高理想,又要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有理性认识和把握,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各级党员干部要更加深刻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从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持续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第二,要在细照笃行上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进一步锤炼政治品格。初心使命呼唤担当品格。敢担当、善作为,重实干、克难关,是我们践行初心使命的内在要求,是在新时代建功立业的必备素质。当前,改革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任务艰巨、挑战日增,这就要求我们要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坚决摈弃懒政怠政、得过且过的行为,自觉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全力以赴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高质量发展等工作,推动新时代赶超跨越取得新进展。

  第三,要在立行立改上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进一步提升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聚焦精神不振、能力不足、作风不实等问题检视整改,更好解决形式主义、“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巩固我们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基层治理、扫黑除恶等方面的进展和成效,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效,践行我们基层干部的初心使命

  在这里,主要从三个角度与大家学习交流。

  第一个角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应该怎么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深刻阐明了“三农”工作在发展大局中至关重要的地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事关农村长远发展的新机遇和大战略。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位了,才能有行动上的高度自觉。

  第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和国家有明确安排部署,必须顺应大势、抢抓机遇。“三农”工作历来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2017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的工作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上级对“三农”工作的形势判断上来,高度统一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上来,为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夯实思想根基。

  第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有良好基础条件,必须立足优势、担当作为。从我县情况看,全县9成多的土地面积在农村、近9成的人口是农民,农村工作地位重要、事关全局。作为农业大镇,推进乡村振兴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为“六个持续”:一是村庄经济实力持续增强。随着“三项清零”行动的扎实开展,全县集体经济空白村全部清零。从我们××镇的情况来看,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达到了70%以上。二是村庄环境面貌持续改善。我们全镇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环境整治、河道治理成为全县标杆。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我们是××地区有名的蔬菜之乡,拥有蔬菜大棚近1.3万个,年产蔬菜40万吨。四是农业科技实力持续领先。我们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部分品种已取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五是镇村文明程度持续提升。我们移风易俗的做法得到县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形成了民风淳朴、村风和谐的浓厚氛围。六是基层基础持续稳固。2018年农村“两委”换届成为历年速度快、秩序好、质量高、完成最彻底的一届,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群众有热切期盼呼声,必须找准问题、补足短板。在看到优势的同时,更应该清醒认识到我镇农村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业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共享成果的不充分,有些问题表现得还比较突出,群众意见集中、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六个亟需”:一是发展不平衡现象亟需改变。村庄发展两极分化明显,我们既有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省美丽乡村,也有每年排查确定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镇集体收入不足2万元的村还有××个。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加强。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问题日益凸显,镇村公共服务设施相对不足,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改厕、污水处理、绿化美化、生态修复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三是文化生活亟需不断丰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利用率不高,组织不到位,缺乏健康向上、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文明乡风建设亟需进一步提升。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有待深入挖掘,红白喜事盲目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仍有一定市场,影响了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五是农村人才支撑亟需加强。当前,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许多农家子女通过求学、就业方式去城镇打拼,导致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失衡,加剧了农村凋零。我们镇由于棚菜产业人员流出可能稍微好一点儿,其他镇不少村都出现了后继乏人、无人可选的境况,人才对农村发展的支撑力远远不够。六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亟需进一步加强。村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有的能力不高、作风不实,甚至出现违法违纪问题;乡村治理能力和体系亟待强化,全县排查确定的××个后进村中,党组织书记不胜任、不尽职的占比高达64.6%。这些都是我们实现乡村振兴的薄弱环节。对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短板、扫清障碍。

  第二个角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应该怎么干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个大课题、一篇大文章,必须集中力量在关键领域、重点环节上求突破、见成效,通过以点带面、关键带动,不断将乡村振兴推向深入。我给大家点点题,抛砖引玉,具体操作还需要大家开动脑筋、大胆探索实践。

  第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基本的是环境宜居,要通过抓治理、促提升,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群众对身边的环境面貌感受最直接、关注度最高,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基本、最有效的切入点。我也在农村生活过,还留有河里游泳捉鱼的乡村记忆,但这些年有的村庄变成了什么样子,大家有目共睹。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就美丽乡村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把打造宜居环境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一是环境面貌要再提升。乡村振兴最直观的标准就是村庄干净整洁,不论是先进村还是落后村,首先要给群众一个干干净净的生活环境。要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下气力抓好卫生清理、污水处理、绿化美化等工作,发动群众自觉搞好房前屋后的环境,引导他们由“等靠看”变为“动手干”,让群众的生活环境靓起来、生态美起来。二是亮点特色要再突出。各村基础不同、情况各异,村庄建设要杜绝千篇一律、千村一面,不能一进村庄全都是一个模子。要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在保持村庄干净整洁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打造村庄特色,着力实施一批有传承、有内涵、有亮点的乡村记忆工程,让农村成为显得出特色、留得住乡情、记得起乡愁的家园。在这方面,我镇的××、××等村都做出了特色,大家要很好地借鉴学习。三是基础设施要再完善。城乡差距突出体现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差距上。镇村两级要积极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高标准抓好水、电、路、厕、气等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加快改善镇村教育教学和卫生服务条件,实现农村公共服务提档升级。

  第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艰巨的是精准脱贫,要通过补短板、破难点,保证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准脱贫是三大攻坚战中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具决定意义的攻坚战。2020年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之年,今年我县要实现××户、××人的高质量脱贫任务,必须全力以赴完成好、落实好。一要强化政策宣传。脱贫退出过程中,群众可能有顾虑,担心自己不能继续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容易发生不愿意退出、消极应对的情况。镇村两级要结合帮扶责任人将政策宣传贯穿工作全程,加大宣传发动的力度,把脱贫“不脱政策、不脱责任、不脱监管、不脱帮扶”的“四个不脱”讲清楚讲明白,争取贫困群众主动参与退出。二要规范工作流程。严格执行退出标准和程序,应该走的程序必须扎扎实实地履行,需要入户调查的要真正走到,需要开会评议的要及时组织,需要签字的要不漏一人,需要张榜公示的要公示到位,需要提供相关数据、出具证明文件的,必须第一时间予以支持配合,决不允许弄虚作假或者推诿扯皮,确保验收不出纰漏,确保贫困退出的成果经得起上级和群众的检验。三要做好后续帮扶。脱贫不能返贫,镇村两级党组织要继续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持续深化“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以堡垒示范、致富先锋、能力提升、人才返乡、结对帮扶“五项行动”为重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开展“结亲戚、送温暖”等活动,真正关心关注弱势群体、困难群众,持续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让脱贫群众时刻体会到党的温暖、体会到镇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关爱。

  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根本的是产业支撑,要通过抓产业、促增收,实现富民与强村同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产业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支撑,也是富民强村的根本途径。各村要积极开动脑筋、扬长避短,找准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一要围绕产业实际找出路。作为农业大镇,要围绕“一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广绿色无公害有机种植,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走绿色化、特色化、融合化的发展路子;要围绕“二产”,充分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区位交通条件便利等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现有果蔬和苗木种植、畜禽养殖等产业链条;要围绕“三产”,大力培育绿色采摘、生态观光、休闲垂钓等乡村旅游项目,打造区域知名休闲旅游基地。同时,要以“互联网+现代农业”为重点,积极探索电子商务、网上营销,实现农产品与市场的产销对接、供需联通,加快促进现代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二要围绕村庄特色找出路。各个村区位不同、条件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都有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关键在于能不能挖掘好、利用好。农业基础较好的村,可以立足“农”字做文章,引导村民组建专业合作社,持续壮大特色农业规模,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近城守路的村庄,可以依托城镇和交通的辐射带动,发展农家乐、乡村游等关联产业。三要围绕农村改革找出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启动,就是想通过确权,让农民不论走到哪里都能把土地装在口袋里,依靠流转出租等方式,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镇村两级要按照上级安排部署,把涉及农村改革的事项抓实抓好,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经营体制等方面改革,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方式方法,多渠道开辟农民增收致富途径。

  第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持久的是乡风文明,要通过树新风、扬正气,形成文明向上、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文化的振兴、农民素质的提升。要注重“塑形”与“铸魂”同步推进,大力倡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农民既富“口袋”,更富“脑袋”。一要以道德建设引领人。要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阵地建设,因地制宜建好用好道德广场、文化大院、主题街道、党史村史展馆,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用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和形式,把思想道德建设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二要以乡土文化塑造人。我县、我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要将红色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入到乡村文明建设中,切实把这些宝贵资源挖掘好、传承好,激发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强大正能量。要大力推动文化下乡,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推动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文体广场提档升级,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让群众乐有去处、乐在其中。三要以文明乡风影响人。重点是抓好移风易俗。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天价彩礼“娶不起”、人情礼金“还不起”、丧事大办“死不起”等问题,在我县各镇村还不同程度存在。对于这些现象,群众极度反感,但一家一户无力改变。镇村两级党组织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形式,在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之间划出一条线,告诉群众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把反对天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让群众卸下“人情债”的包袱,让新的文明乡风吹遍乡村每个角落。

  第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关键的是干部队伍,要通过强素质、提能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既要重视吸引外来人才,更要重视培育本土人才,特别要打通人才向农村、向基层一线流动的通道,让城乡各类人才在回馈乡里、致富乡村中实现人生价值。一要配强用好“三农”队伍。作为从事“三农”工作的机关干部,特别是镇领导班子成员,要强化使命、担起职责,多接地气、多听民声,切实提高发展农村、服务农民的本领,真正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县委组织部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关爱基层干部,严格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让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镇村干部干事有舞台、干好有激励。二要挖掘培养农村能人。在农村土生土长的能人,不仅是农业生产的专家,而且与群众联系紧密,在农村的威望高,示范带动作用强,在发展乡村产业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县镇村三级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抓推动,教育引导农村经纪人、致富能手、专业大户、民营企业家充分发挥能人带动作用,让这些“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以“能人”培养“能人”,实现“能人创业、村民增收、乡村增效”的多方共赢。三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大力实施党员“双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对党员群众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更多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吸引更多年轻人学农务农兴农。现如今,有很多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和农业科技人员想到或者已经到农村创业创新,对于这些群体,县镇村要同向发力,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各类服务,支持他们在农村大显身手、施展才华,确保回得来、留得住、能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三个角度,提升组织力、创建示范区,我们应该怎么办

  近年来,我们在开展不达标“两室”、不健全党支部班子、三年不发展党员村“三项清零”行动的基础上,以“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示范点、示范区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农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村级党组织的组织力明显提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积极的引领助推作用。××名党组织书记成为全省“千名好支书”,××个基层党组织被命名为市级党建示范点。成绩弥足珍贵,但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前期的调研发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在一些镇村还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了组织力提升、党组织作用发挥。比如“上热下冷、上紧下松”,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有形覆盖易、有效覆盖难”,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农村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任重道远的问题;“注重面子、忽略里子”,联系服务群众不深入的问题;“入不敷出、增收乏力”,没钱办事的问题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县镇村三级共同努力。我重点就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持续深化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示范区创建,给大家提示几点。

  第一,要明确创建规划。要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前瞻性、系统性、长期性,综合考虑城乡规划、村镇规划、土地规划、社区规划等融合统一,形成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一本规划、一张蓝图。通俗来讲,就是要有长远目标和近期计划,每年干什么都要心中有数,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抓创建。这方面,大家要学习我们××村的××书记,天天琢磨发展,月月有新动作、年年有新变化。我们出台的《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提出了领导班子、党员队伍、工作机制、活动场所、村容村貌、基本保障、产业发展、乡风乡情、人才培育、群众评价“十个好”的创建标准。镇村两级要严格对照这标准,逐项查漏补缺、逐项完善提高,基础不好的要首先达标,条件不错的要争创示范,抓两头带中间,持续提升内涵和外延,不断加快示范点示范区创建步伐,在基层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促进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开发、弘扬文明风尚、加强生态管护等方面为全县趟路子、作示范。

  第二,要规范党内活动。党的优势在组织,组织的生命力在活动。目前,一些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意识淡化、混同于一般群众,根本原因就是缺少党内活动。为推动基层党组织活动的规范化、常态化,我们建立了“党员活动日”制度。但从落实的情况来看,有些村在搞形式、走过场,甚至有的根本就不去组织。同志们,可以想一想,一个村几十名党员,一个月见不上几面、半年甚至一年不开展一次活动,这个党组织还能称得上组织吗?没有党内活动的党组织,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缺乏持久的生命力和活力。所以,大家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党内的各项活动,不管是“三会一课”也好,“组织生活会”也好,每个基层党组织每月要至少开展一次党内活动,组织开会议事、学习参观、志愿服务、党员评议等等。我们的党建视频系统已经覆盖了全县农村,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后,县委组织要进一步加大督导力度,对长期不开展活动的党组织将进行集中整顿,对长期不参加党组织活动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并限期改正直至作出组织处理。

  第三,要严格党员发展。现在的党员可能就是将来的干部。发展党员工作不坚持,就会后继无人;发展党员工作不严格,就会良莠不齐。从2014年6月中央办公厅印发新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后,上级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要求、结构要求越来越严。村“两委”干部难选、后继乏人等问题,与党员队伍老化、文化层次偏低、素质能力不强等密切相关。严格程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章规定的标准条件,一定要克服私心杂念,从大局出发、从工作考虑,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切实做好党员纳新工作,真正为党组织注入新鲜健康的“血液”,保持我们党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第四,要推进民主管理。农村干部是村级事务管理的组织者、领导者,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干部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准,同时也要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现在,群众民主意识增强,思想十分活跃,敢想、敢争、敢议。通过平时与村干部的接触我也感受到,有些村干部觉得非常委屈,出了力、流了汗,改善了村庄环境,为全村老少爷们办了好事,有的群众却不理解,有说风凉话的,有向上举报反映问题的。实际上,有些问题是我们村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决策不民主、党务村务不公开、公开不及时或不清楚造成的。我们相信,只要村里的事务我们严格执行小微权力清单,真正做到“四议两公开”,该走的程序走到了,该公示的公示清楚了,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绝大部分群众是不会“胡搅蛮缠”的。所以,大家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仅要干事、更要透明,既要给党员群众一个明白,更要给自己一个清白。

  第五,要提供优质服务。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大幅提高农村干部政治和经济待遇。省委明确农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按照不低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执行,同时还有从农村党组织书记中招录公务员、选拔担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等激励政策。我县出台并正在修订农村干部养老保险和离任补贴政策,优先保障基础职务补贴和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发放。大家都可以感觉到,农村干部待遇越来越好,岗位越来越有吸引力。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大家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工作热情。为使农村干部更好地服务党员群众,县委组织部制定和完善了坐班值班等制度,每个村每天至少要有1名村“两委”成员在岗。但就这样简单的要求,有的村干部也没有坚持好。原来可能没有值班的习惯,但在新形势下,必须学会适应、学会转变,不能再用老思维、旧框框来看问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和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尽心尽力为群众办事、服务。按照省市委要求,我县的农村综合服务站已经全部投入使用,要真正落实“六有”标准,做到“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确保群众办事找得到人、办得成事。

  第六,要壮大集体经济。我们基本解决了“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场所议事”的问题,最突出的还是前面已经提到的没钱办事的问题。省委提出到2020年基本消灭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达到50%以上,培育发展一批集体经济强村。我们镇探索的“以绿养绿”、党员群众出义务工等模式,足以说明“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多数村不具备区位优势、可开发利用资源较少,这是实际情况。但每个村也有每个村的比较优势。为什么有的村就能将优势“套现”、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有的村却只能哭穷卖惨?我觉得关键在于我们的村干部特别是村书记,关键在于开动脑筋、大胆探索,拿出一家一户“过日子”的精神头来。我们要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省市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扶持政策,积极借鉴我县总结推广的“六种模式”,探索切合实际的增收路径。可以充分挖掘本村的各类资源,如鱼塘、林场、水利设施、房产、土地等,采取承包、拍卖、租赁、参股、流转等多种方式充分开发利用,大力培育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有交通区位优势或自然、人力资源优势的地方,可以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招商引资上项目、谋发展,走借力发展的路子。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和经济实力,这才是我们农村干部的硬功夫、真本事。

  三、农村干部要在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的生动实践中当先锋、做表率

  今天与会的村党支部书记中,有很多同志是在2018年换届选举时获得了连任,也有不少同志是初次选进村“两委”班子。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农村是主战场,重点靠我们的镇村党组织,关键要有一个好班子、好带头人。在此,对大家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第一,党性要强。党员姓党,讲政治是对党员干部第一位的要求。我们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有的农村干部可能感觉很大、离自己很远。其实一点儿也不为过。大家离群众最近,处在党联系群众的关键位置,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听从党的领导、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要增强大局观念。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自觉把村庄的建设和发展放到全镇、全县的大局中来思考、谋划和推进,发挥好党和群众的桥梁作用,主动把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向群众讲明白说清楚,引导群众支持村庄建设、服务全县发展。

  第二,干劲要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大家要把该扛的责任扛起来、该挑的担子挑起来,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促进村庄和谐稳定。当前,农村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矛盾问题面前农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真正做到“凡是有利于发展的事,再难也要理直气壮地往前推;凡是不利于和谐稳定的行为,再小也要旗帜鲜明地去制止”。我们村干部从小就生在村里、长在村里,与乡亲们邻里相望、血脉相连,参加竞选时对乡亲们也有庄严的承诺,一定要倍加珍惜岗位、坚守初心,多听听群众的心声、多帮帮群众的难处,竭尽全力地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特别脑子里要始终想着发展。一届下来,“涛声依旧、面貌不改”,看看其他村、比比其他村干部,你自己都会觉得有愧于组织信任、有愧于群众托付。大家要静下心来,围绕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找准发展突破口,确保干出一番群众满意、人人称道的业绩。

  第三,作风要实。新形势下当好农村干部,没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扎实作风是不行的。村党组织书记是村级组织的“主心骨”、党员队伍的“排头兵”。要身先士卒、当好表率,对上级党委政府作出的决定、提出的要求,带头毫不犹豫地执行、坚决果断地执行,以实际行动体现敢担当、真作为。要注重搞好团结。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要当好农村干部特别是支部书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维护班子团结,尤其要善于团结有不同意见的同志,想方设法把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大家遇事要多交流、多沟通,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思想上融合、感情上融洽、工作上融入,真正做到分工不分家、支持不排斥、补台不拆台。要充分发扬民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民主决策监督,严格落实“四议一行两监督”程序要求,凡是涉及集体重大事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讲民主、走程序、受监督,严格按照规矩办事,坚决不碰纪律红线,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第四,为人要正。做一名合格的农村干部,千条万条,关键的一条是公道正派。一要好坏分明。就是要坚持原则,不能“刀切豆腐两面光”。现在,有少数村干部做人八面玲珑,做事圆滑世故,殊不知“不得罪少数人,就得罪了大多数人”。如果我们的支部书记都是“好好先生”,村里就会正气不树、邪气上升,这是一种没有担当的表现。二要亲疏一致。大家都是土生土长,与群众低头不见抬头见,为人处世要切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到底”,不偏袒、不徇私。这样村干部说的话才管用、才有说服力,群众也容易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在土地承包、低保评定等敏感问题上,只要按规矩办事、按程序办事,不偏不倚,即使困难再多,阻力再大,也能把事情办好。三要善恶无欺。就是要逢恶不怕,逢善不欺。我们少数农村干部把摆平当作水平、和谐当作妥协,专拣“软柿子”捏,不敢啃“硬骨头”。现在,个别村风气不好,有的人明知道自己没有道理,但依然把敢闹事当成“有出息”,把敢告状当作“有能耐”,无理搅三分。这种情况下,我们村党支部书记就要挺直腰杆、挺身而出、以“正”压“邪”。

  俗话说,“能领千军、不领一村”,足见治村不易。镇村两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最基层的单位,镇村干部是一件苦差事,责任重、压力大、工作多。但是,在座的同志们不为名不为利、不怕难不怕累,在基层岗位上一干就是多年,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借此机会,我向大家表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加强基层党建,我们责无旁贷。引领乡村振兴,基层大有可为。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根基层,奉献“三农”,在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接续奋斗中践行初心使命,奋力谱写新时代××镇党建强、乡村兴的崭新篇章!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篇19

  同志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今天,我围绕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为大家作个辅导报告,也是一次党课,更是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首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那么我们如何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呢?我想,针对我们同富村而言,当前重要的是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要进一步调优种植结构。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目的就在种出好的产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要使种植结构科学化、现代化。首先,要顺应市场规律。今后种什么品种,农民朋友要先考虑市场需求,市场急需什么,大家就种什么。要研究市场经济,研究市场规律,改变靠天吃饭的境遇。其次,要提升农产品的质量。要推进“三减”进程,也就是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要带领群众按照市场需求,多种植无公害、高质量的农产品,转变靠农药化肥砸产量的观念。这几年的粮食市场证明,产量高农民的收入不一定高,重要的还是看品质,要鼓励大家精耕细作,多种植绿色无污染的农作物,提高市场竞争力,卖上好价钱,鼓起钱袋子。要让消费者放心购买我们的产品,引导农民群众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要途径。比如,xx。第三,要用好我们自己的品牌。我们一定要重视品牌效应,真正认识到没有叫得响的品牌就卖不出让人满意的好价格,农民增加收入就有难度。品牌意识必须树立,这种思想不能断,要致力于培树品牌。比如,xx。二要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就给广大农民群众吃了“定心丸”。农民最关心的土地,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金饭碗。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告诉农民朋友,土地这个饭碗还是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那我们就要认真做好土地文章。要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转变观念,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把剩余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虽然我们是农民,但是不一定非得自己去种地,咱们可以把土地流转给种田能手和种田大户,流转给真正懂经营,懂技术的农村“土专家”“田秀才”,这样才能不断增加覆盖在土地上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种植的科学化水平,提高产量,保证土地高效率利用。那么土地流转了我们农民做些什么呢?可以搞其他产业,这样把地承包出去,我们可以获取土地承包红利,还能通过外出务工创业增加收入,再加上国家好的政策,“两免一补”这些补贴,咱们就富了,增收的途径就宽了。通过土地流转,搞合作经营,让村民加入到合作社中,获取分红,如果是村集体带头干、领着干,还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这是个一举多得的事情。比如,xx。三要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十九大报告将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要求概括凝练为二十个字,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其中“生态宜居”是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已经写入了党章,说明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建成山青水绿、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农村才更有吸引力、农民才更有归属感、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要认清,现阶段主要的优势,xxxxxx。

  二、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落实

  十九大报告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关于精准扶贫工作,大家都很辛苦,同富村驻村工作队是省派工作队,大家都克服很多困难,能够呆得住、沉得下、接地气,能够在村里和老百姓经常在一起,打成一片,帮扶单位和镇村干部都付出了很多辛苦,可以说只要群众有需求,大家就都能及时把党的政策宣传到位,也能及时进行沟通,解决问题,成效很明显。前段时间我们抓精准扶贫主要是精准识别、宣传政策、完善档案,应该说做的很到位,该纳入的纳入,该退出的退出。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不能单纯的从生产生活方面进行帮助,不能够单纯的“输血”,帮钱帮物确实解决了问题,但是根上问题还没能解决,我们还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委要求,积极地谋划产业,让贫困户都能够依附在产业上,都能够有固定的收入。一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可以说,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在扶志方面,要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帮联干部和乡村党员作用,加大农村致富典型的培养,通过典型引路,找准脱贫产业路径等方式,帮助贫困户打消顾虑,树观念、开思路、增信心,实现从“他扶”到“自立”的转变;在扶智方面,要对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免费培训全覆盖,彻底改变缺技能而脱不了贫的困窘。同时,针对现在有的贫困户出现了攀比逐利心理,大家要带着感情、耐住性子做好群众的思想引导和政策宣传工作,让群众理解支持,让政策顺利实施。二要抓实产业扶贫落地见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现在看靠政策兜底是兜不住的,仅有政策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在产业方面多做功课,从增强“造血”功能入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比如,xxxxx。在此基础之上,要建立好扶贫产业和贫困群众利益分配机制,让贫困群众利益有保障。同时,也要利用扶贫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要抓好分类施策扶贫。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此,我们要针对贫困户的实际分类施策,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多关心贫困群众的冷暖,多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生活质量确实有提升。就拿咱们同富村来说,因病致贫和因残致贫的群众,在保证他们能够享受各级政策基础上,还要为他们研究一些帮扶措施,让他们更有保障。耕地少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咱们就要积极帮助他们找工作,让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尽快脱贫。四要抓强驻村扶贫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扶贫格局。”可以说,驻村工作队是扶贫工作大格局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比如,xxxx。驻村工作队还要做好抓党建促脱贫工作,驻村工作队队长是村里的第一书记,抓好党建是本职工作。要注意从农村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建强基层党组织,当好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带头组织村党支部定期开展组织生活,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真正让村党支部强起来,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三、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以前,咱们村xxxx。现在来看,党支部这个班子实现了脱胎换骨,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明显增强,在老百姓当中威信也比较高,这是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只做到这些还不够,下一步,一要抓好党的组织建设。当前村“两委”马上要换届了,要大力的宣传换届的精神,村“两委”班子要放下思想包袱,配合镇党委,采取多种形式,把换届政策和纪律要求及时传达给党员和群众,做到人人皆知。要注重培育好的致富带头人,支持鼓励有学识、年轻的、懂经营、会技术、有爱心的农村优秀人才,参与村“两委”班子选举,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真正把老百姓认可、拥护的党员选进村“两委”班子,提高村“两委”核心领导、服务群众的能力。对于村“两委”换届,大家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一说选举就“他是我亲属、我得选他”,首先大家还是出以公心,考虑到全村的发展,认真思考这个人当了村干部以后,能把咱们村带到一个什么方向去,能不能让村里发展,能不能带领老百姓致富,这些才是大家需要考虑的。今天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基层党员干部,在建强基层党组织的过程中,要切实负起责任、勇于担当尽责,做好服务群众工作。二要抓好党员队伍管理。要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党内各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多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教育活动,把村里党员都组织起来,每年还要发展新党员,增加新的血液。要加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主动研究破解农村“猫冬”问题,多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外出务工增收,聘请党校教师、农业专家、科技学者到村里讲解技术、讲政策,研究致富门路,切实变冬闲为冬忙、变冬冷为冬暖,解决村民精神空虚问题,实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目标,为农村发展致富奠定基础。在党员管理方面,已经算是比较与时俱进的了。比如,xxxx。三要切实发挥带头表率作用。这方面,上级研究了很多有效的载体,比如,xxxx等,还得持续坚持住,把它用好。你们也有一些好做法,值得推广。比如,xxxx,充分调动了党员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再比如xxxx,这些都为我们发挥党员作用提供了平台,咱们基层党组织一定要用活用好,广大党员一定要积极参与,为打造我们美好幸福的同富村不懈奋斗。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篇20

  大家好!2020年XX月XX日至XX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XX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也都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一次规格非常高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讲话,是未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非常重要的纲领性文件。这次会议释放出X个重大信号。

  一、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是一个重要的判断。

  我们党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目标的党。中国特色也可以说是中国之治或者中国的制度优势,是中国的治理经验。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建党100周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就是为建党100周年送上的一份最大贺礼。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未来三十年,我们还得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去完成这个奋斗目标。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中央的判断是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解决了近一亿人口的贫困问题,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我们提出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提出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来搞脱贫攻坚,还有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以XX市为例,对口帮扶XX省XX个贫困县全都“摘帽”。另外,还有“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可以说是党政军齐动员。

  20XX年X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2020年XX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我的理解是,这是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一个非常好的传统,这个“大事”就是“三农”问题,体制就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型举国体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解决。目标是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未来的乡村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山清水秀风光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成立以后,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政权是因为什么?当年我们党提出农村包围城市,发动农民革命,最后夺取了政权。农民对我们党有着天然的感情,我们党也是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农民率先拉开改革大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全面进步。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起步的,准确来说是从XX村起步的。从XX村到XX,再是XX,最后推广到全国,农村改革的成功为我们国家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过去几年,我们做的一些主要工作有: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农民收入较20XX年翻一番多,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贫困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既是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试点的最后一年,也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2021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年。未来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来推动乡村振兴,这个国家战略的规格很高。其实,早在20XX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我们知道,这也是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或者叫作新型举国体制。

  只有非常重大的问题才可能举全党与全社会之力来推动。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未来的乡村振兴与过去脱贫攻坚战一样,党政军齐动员,一级一级书记一起抓来促进我们国家的乡村振兴。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乡村振兴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所以,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二、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判断。

  我们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都跟农业农村有密切关系。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在建党100周年的时候,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不能有贫困人口,所以在过去X年,国家打了一场脱贫攻坚战,解决了近一亿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2020年年底完成了这项艰巨任务,向建党10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其实,早在20XX年,党的重要文件中就提出来“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了,那是为了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

  把乡村振兴上升到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让全国人民都来帮助农村、建设农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我们农村X亿多农民每个家庭都有一块地,有一块宅基地、有一块承包地,这就是我们的“压舱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2020年X月,李克强总理在XX届全国人大X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会上披露:“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是X万元人民币,但是有X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们平均每个月的收入也就XXXX元左右”。我认为,这X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主要集中在农村。我想如果未来把这X亿人的内需激发出来,那么整个国家的发展就会不一样。怎么激发出来?这需要国家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用大历史观来看“三农”问题我们会发现,历朝历代农民起义的原因都是因为没有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像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只有中国共产党解决了几千年来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的绝对贫困问题。我们只有深刻理解“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我们这个党,通过发动农民、通过农村包围城市、通过土地革命获取政权。我们这个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农耕传统的大国。过去,国家政权的更迭都是因为没有解决好“三农”问题。现在,我们是一个世界大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只有农业、农村、农民稳定了,我们这个国家才安定。

  我们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就是因为我们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吃不饱问题。现在,我们通过脱贫攻坚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他们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

  础依然在农村。我认为确实是这样的。现在,我们14亿人口有9亿农民,农民的收入和城市居民的相比是X比X。怎么把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怎么让农村的公共服务、软硬件设施跟城市的差距缩小,我们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三、“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实际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还是有区别的。

  一是目标不一样。脱贫攻坚是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乡村振兴是解决农民的富裕富足的问题。

  二是数量不一样。脱贫攻坚主要是解决近一亿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乡村振兴是解决X亿农民的富有问题,要跟X亿多城市居民一样富有起来。三是对象不一样。脱贫攻坚是集中在XX.X万个贫困村,乡村振兴是集结所有XX万个行政村,后者数量是前者的X倍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继续精准施策。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还要继续,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要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搞好社会管理,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四、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X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对搬迁群众怎么稳得住?没有劳动能力的医保兜底,有劳动能力的通过培训让他获得新的就业岗位。所以,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X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2020年X月X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因为有不少的贫困县脱帽之后,如果后续的各种政策没跟上,可能会重新回到贫困状态。中央提出“四个不摘”政策,就是让脱贫变得可持续性。

  2020年XX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X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这个政策是给已经脱贫县定心丸。他强调,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全国XXX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在过去的X年按照逐步有序退出,到2020年年底已全部退出了。但是,可以通过X年过渡期来保持脱贫成果可持续性。

  五、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他从土地、农业科技、农民种粮积极性、党政同责等方面作出重要指示,覆盖了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还回应了生猪生产、餐饮浪费等大家关心的问题。过去,我国的粮食安全一直是“米袋子”省长负责,中央这次提出“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

  什么是粮食安全主动权?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严防死守XX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

  2020年XX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就是因为部分地区出现耕地“非粮化”倾向,一些地方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减粮食生产,一些经营主体违规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一些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种非粮作物等,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很重要。我们国家建立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科学合理划定水稻、小麦、玉米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

  过去,我们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后来,研究发现化肥是一个“凶手”,长期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失去黏度,一下雨就水土就流失。所以,我们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扩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范围。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要继续抓好生猪生产恢复,促进产业稳定发展。要支持企业走出去。要坚持不懈制止餐饮浪费。2020年,国家非常重视餐饮浪费,并通过立法来减少浪费。

  实际上,我们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非常重视粮食安全。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粮食价格要保持稳定。怎么保持粮食价格稳定?可以通过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通过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这些都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核心内容。

  六、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在脱贫攻坚战中,我们有一些非常好的政策,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深度贫困地区增减挂钩指标跨省交易。未来,在乡村振兴中也要有一些强有力的政策。

  一是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比如,中央出台了《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X-2022年)》《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提出了一系列目标任务。

  二是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201X年X月,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天价彩礼等。

  三是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持战略定力,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复。有关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等相应政策落地之后,我想能够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四是要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未来,乡村振兴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尤其是农村“三块地”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等。同时,改革要有序推进。

  五是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要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要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加强分类指导。

  六是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

  七是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现在,农业农村部每年会发布一批乡村治理的案例,这些案例对于改进我们国家农村治理非常有效。

  七、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要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

  2019年,中央专门出台了两份乡村组织振兴的文件。一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是乡村振兴;
二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县委书记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县级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2020年XX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县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

  我再来简要回顾一下,2020年XX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释放出的X个重大信号:一是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二是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三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四是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X年过渡期;
五是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六是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七是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同时,李克强总理在主持会议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出发,深刻阐释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科学回答了在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对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要认真学习领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工作实际,围绕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好明年及“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

  总之,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吹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需要我们深入学习领会。有关这次会议精神的解读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党课 讲稿 振兴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二(10篇)】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二十篇】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