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党建引进美丽家乡建设学习心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党建引进美丽家乡建设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党建引进美丽家乡建设学习心得

党建引进美丽家乡建设的学习心得4篇

党建引进美丽家乡建设的学习心得篇1

美丽乡村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

 一要从匆忙建设向规划引领转变。浙江省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规划,在村庄整治初期就用七分力量抓规划、三分力量搞建设。我们搞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学习浙江经验,坚持规划优先,切实做到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始终把高标准、全覆盖的建设理念融入到规划中,用规划设计提升建设水平。二要从同质发展向分类实施转变。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坚持“整体规划、分类指导、逐步实施”的推进原则。浙江结合市域内乡村自然禀赋、市位条件、经济实力、生活习惯等不同层面的差异性,从山市农村先行试点,逐步向平原、丘陵地市农村延伸,由中心村创建向规划保留自然村创建延伸,最终实现全覆盖。我们也要按照这一原则,对市域内村庄进行科学划分,分类实施,突出特色,确保不千村一面和同质化。三要从政府推动向农民主动转变。浙江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始终坚持“谁受益、谁投资,谁参与、谁享受”的原则,积极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创建。这几年,我们搞环卫一体化、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发动群众不够,干部抓得紧、群众看热闹。下步,必须在发动群众上下功夫,着眼建立共建共享机制,让群众参与规划设计、参与投资建设,真正把群众的创建积极性调动起来。

  一要坚持硬件打底。抓美丽乡村建设关键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抓起。我们参观的浙江省美丽乡村,排污排水、道路硬化、绿美亮化等硬件设施都非常完善,生活舒适度和便利度与在城里基本没有市别,还享受到了城里享受不到的生态环境。这方面,这几年我们市也下了很大功夫,农村硬化道路户户通率达到80%以上,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三改五化”工程(改水、改气、改厕和硬化、亮化、绿化、美化、文化),农村面貌的到有效改善。下步要继续在硬件建设上狠下功夫,让农村人就地过上城里人生活。同时,要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顺序实施好硬件建设,先建好地下排污排水管道,再实施地上硬件建设,坚决避免重复浪费建设。二要着眼留住乡愁。这次学习考察的美丽乡村尽管各村条件不尽相同,但他们没有一味追求大拆大建出新出彩,而是在不破坏原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尊重农民意愿,注重融入现代文明气息,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因势利导;特别是注重打文化牌经营村庄,充分挖掘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有效避免了“千村一面”。我们搞美丽乡村建设也要尊重农民意愿,尊重村庄原始风貌,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强迫命令,不办形象工程;要坚持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并重,加强农村民俗、民情、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创新,最大限度保护乡村的历史文脉和自然景观,突出土味、农味和野味,保持鲜明的乡村特色,让村民记得住乡愁。三要坚持产业夯基。美丽乡村建设名义上是美丽乡村,实质上则是美丽经济。抓美丽乡村建设,关键在于农村有产业、村集体有收入,才能有持续的资金投入到村庄建设中去;否则,仅靠上级资金投入注定难以持续。我们参观学习的德清县五四村土地全部流转出去,每年村集体有二百多万的收入;安吉县横山坞村竹子、白茶等产业全国闻名,莫干山的洋家乐较好地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这些产业都为村集体带来了大量收入。因此,我们搞美丽乡村建设,最根本的要发展好农村产业,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的思路,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要求,加快发展壮大农村产业,为持续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首要前提,浙江省各级近十年,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投入了巨额资金,粗略一算,每个村都投入近千万元,这光靠镇村一级是很难完成。我们省、市、市各级也要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必须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提升财政投入水平,明确财政投入范围、投入标准和投入方式,保障建设美丽乡村资金专款专用,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二要大力整合部门项目投入。通过同浙大教授交谈了解,浙江的美丽乡村建设都是建立专户,将上级各类涉农资金统一统筹使用。今后,我们也要学习这一经验,依据“整体规划、集中财力、整合项目、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源整合力度,通过科学配置和合理调度现有项目资源,有效整合项目资金投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三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投入。“美丽幸福乡村”建设资金仅仅依靠公共财力远远不够,必须积极开动脑筋,创新办法,探索创新投融资体制,运用市场手段集聚建设资金。要开展市场运作,坚持市场导向,积极对外借力,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鼓励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企业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特色村的建设,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实现合作共赢。同时要积极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动员村民自筹一点资金、鼓励在外经商、创业致富的民营企业家捐资、献策、出力,支持家乡美丽乡村建设。

党建引进美丽家乡建设的学习心得篇2

《建设美丽中国》学习心得

按照县委安排部署,我认真研读了全国干部培训教材《建设美丽中国》。书中指出,建设美丽中国,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命运和世界的发展,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振兴的担当,寄托着亿万华夏儿女对未来发展美好愿景的期盼。经过认真学习和深入研读,我对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解更加全面,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环境保护的紧迫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下面具体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近期的学习心得:

一、建设美丽中国美好而迫切,需要把握内涵明方向

通过学习,我深刻理解了美是一种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美丽中国”一词,赋予新的内涵,寓意广大而深刻。从形式上看,“美丽”一词大众化,通俗化,代表了人们的美好愿望。“美丽”与“中国”结合,表达出一种奋斗目标,充分展现了民族精神、中国风采、人民意识。从本质上看,美丽中国代表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其内涵的主要方面有:

一是从生态文明建设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美丽中国”的基本理念。二是从经济建设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美丽中国”的兴国之要。三是从社会建设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美丽中国”的基本条件。四是从文化建设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美丽中国”的力量源泉。五是从政治建设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美丽中国”的根本保障。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美丽中国”不只与生态文明有关,还是一个语言形象、内涵丰富的发展新目标,既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与全过程。这种五位一体的做法既是“美丽中国”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着标志,也是建成“美丽中国”的关键所在。

二、建设美丽中国复杂而艰巨,需要科学谋划稳推进

书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为实现中国梦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第一,环境保护必须走出新路。书中指出,破坏环境的老路不能再走了,也走不通了。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看环境问题,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要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搞好顶层设计,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全过程入手,制定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形成激励与约束并举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李克强总理强调,决不能以牺牲结构和环境换速度,在保护生态中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第二,保护生态必须严守红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红线观念一定要牢固树立起来,列入后全党全国就要一体遵行,决不能逾越。书中指出,要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要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

第三,环保制度需要逐步健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制度创新,努力从根本上扭转环境质量恶化趋势。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抓紧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相关标准,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要严惩重罚。加快环境保护税立法,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污费标准。

第四,突出问题需要认真解决。书中提到,雾霾天气多发频发,既是环境问题,也是重大民生问题,发展下去也必然是重大政治问题。解决环境问题既要迈出更大步伐,也要有耐心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大气十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提出明确的落实要求:一要积极调整能源结构;
二要大幅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
三要切实落实环境污染防治责任。总理强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理雾霾也非一日之功。一定要让群众感到,我们决心大、措施硬,雷声大、雨点急,只要坚持不懈做下去,一定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必须采取稳、准、狠的措施,重拳出击、重点治污,把环境治理同经济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第五,节能减排需要创抓不懈。要加强污染物减排,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改善环境质量。要继续推进“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节能,实施节能、循环经济、环境治理三大类重点工程,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国有企业要带头保护环境、承担社会责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注重运用价格机制和市场办法推进节能减排。张高丽副总理指出,节能减排是硬任务、硬指标,必须切实完成,把能效提上去,把排污总量降下来。

第六,违规事件需要严肃问责。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是终身追究。要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不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

三、建设美丽中国任重而道远,需要真抓实干出成效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发展路线,作为基础能源的电力企业理应承担更多责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要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谐发展。要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力发展道路。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协调性,大幅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污染和破坏,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力;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工作,不断解决电力需求与一次能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做好减排实时监测,确保脱硫脱硝等设施稳定、达标运行。

要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优化发展传统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清洁高效发展。在传统能源的利用上,要继续推动电力落后产能的合理淘汰,关停淘汰小火电机组,加快建设一批高效、清洁的大机组项目;
在清洁能源的开发上,要进一步加快水电作为主力清洁能源的发展步伐,科学、安全、高效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开发,不断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努力提高清洁能源在整个能源格局中的比例。

要继续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在自然资源利用上,要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强化节能降耗工作;
在电力能源的利用上,要加强电力调度,优化调度方式,尽可能减少弃电、弃水、弃风,要加强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全力支持清洁能源合理开发利用,解决好新能源发电消纳问题。

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一个新的重大历史课题,也是一个生动而丰富的实践课题。要增强科学发展的自觉意识,提高建设美丽中国的本领,坚定创新发展信念,在推动企业打造“绿色国电”、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中努力探索,不断进步。

党建引进美丽家乡建设的学习心得篇3

执政党建设概论学习心得体会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
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要求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主要内容包括: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从国际局势看,政局正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从国内来看,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在我们党成为执政党的同时,也就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历史责任。一方面使我们党有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尤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既是一个伟大创举,又是一个全新课题。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由之路。但不重视执政能力建设,不能正确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不能有效解决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脱离群众,失去民心,这些则是共同的。具体材料请详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作为中心议题,并作出决定,意义重大深远。我们一定要从时代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三大历史任务的现实需要进入新世纪新时代,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的现实需要。
  从国际局势看,政局正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维护和平、谋求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整个世界处在大变动之中,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天下并不安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我们党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牢牢掌握主动权。
  从国内来看,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改革和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还任重道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使我们面临着新的困难和压力。这都要求我们党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
  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民族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我们党成为执政党的同时,也就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历史责任。我们党成为执政党,由于地位和环境的变化,党的功能、目标、任务、活动方式、与国家的关系等等,与执政以前相比,都有了根本的不同。执政党不同于革命党,它要执掌政权、履行执政职能,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本领和水平。
  党执政以后,一方面使我们党有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使党面临着被权力腐蚀的危险,容易滋生脱离群众的现象,滋生贪图享受和消极腐败现象。党越是长期执政,拒腐防变的任务越是艰巨。因此,对于执政党来说,必须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尤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既是一个伟大创举,又是一个全新课题。因此,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党要有更高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有更强的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要求
  我们党在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在实践中锻炼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发挥,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地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由之路。从世界范围来看,最近二三十年来,政党执政的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各国执政党都在思考如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巩固执政地位的问题。引人注目的是,在世纪之交,世界上一批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失去了执政地位,其中包括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内,促人深思。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情况各不相同,但不重视执政能力建设,不能正确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不能有效解决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脱离群众,失去民心,这些则是共同的。因此,在执政的情况下,加强党的建设,必须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
  

党建引进美丽家乡建设的学习心得篇4

美丽乡村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


  按照市委农工办、市财政局统一安排,于XX年3月20日至25日赴浙江大学参加了**市美丽乡村建设建设专题培训班。为期5天的培训,主要学习了浙大名师讲授的《新常态绿色化理念下的农业农村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打造新农村建设金名片》《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与规划》《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课程,并现场观摩了德清县五四村、莫干山洋家乐、桐庐县荻浦村和环溪村、安吉县横山坞村、XX外桐坞村等美丽乡村。学习培训期间,本人结合薛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带着疑惑学,带着问题学,切实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抓美丽乡村建设要在思想上实现“三个转变”。一要从匆忙建设向规划引领转变。浙江省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规划,在村庄整治初期就用七分力量抓规划、三分力量搞建设。我们搞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学习浙江经验,坚持规划优先,切实做到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始终把高标准、全覆盖的建设理念融入到规划中,用规划设计提升建设水平。二要从同质发展向分类实施转变。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坚持“整体规划、分类指导、逐步实施”的推进原则。浙江结合市域内乡村自然禀赋、市位条件、经济实力、生活习惯等不同层面的差异性,从山市农村先行试点,逐步向平原、丘陵地市农村延伸,由中心村创建向规划保留自然村创建延伸,最终实现全覆盖。我们也要按照这一原则,对市域内村庄进行科学划分,分类实施,突出特色,确保不千村一面和同质化。三要从政府推动向农民主动转变。浙江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始终坚持“谁受益、谁投资,谁参与、谁享受”的原则,积极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创建。这几年,我们搞环卫一体化、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发动群众不够,干部抓得紧、群众看热闹。下步,必须在发动群众上下功夫,着眼建立共建共享机制,让群众参与规划设计、参与投资建设,真正把群众的创建积极性调动起来。  
  二、抓美丽乡村建设要在工作上突出“三个重点”。一要坚持硬件打底。抓美丽乡村建设关键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抓起。我们参观的浙江省美丽乡村,排污排水、道路硬化、绿美亮化等硬件设施都非常完善,生活舒适度和便利度与在城里基本没有市别,还享受到了城里享受不到的生态环境。这方面,这几年我们市也下了很大功夫,农村硬化道路户户通率达到80%以上,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三改五化”工程,农村面貌的到有效改善。下步要继续在硬件建设上狠下功夫,让农村人就地过上城里人生活。同时,要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顺序实施好硬件建设,先建好地下排污排水管道,再实施地上硬件建设,坚决避免重复浪费建设。二要着眼留住乡愁。这次学习考察的美丽乡村尽管各村条件不尽相同,但他们没有一味追求大拆大建出新出彩,而是在不破坏原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尊重农民意愿,注重融入现代文明气息,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因势利导;
特别是注重打文化牌经营村庄,充分挖掘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有效避免了“千村一面”。我们搞美丽乡村建设也要尊重农民意愿,尊重村庄原始风貌,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强迫命令,不办形象工程;
要坚持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并重,加强农村民俗、民情、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创新,最大限度保护乡村的历史文脉和自然景观,突出土味、农味和野味,保持鲜明的乡村特色,让村民记得住乡愁。三要坚持产业夯基。美丽乡村建设名义上是美丽乡村,实质上则是美丽经济。抓美丽乡村建设,关键在于农村有产业、村集体有收入,才能有持续的资金投入到村庄建设中去;
否则,仅靠上级资金投入注定难以持续。我们参观学习的德清县五四村土地全部流转出去,每年村集体有二百多万的收入;
安吉县横山坞村竹子、白茶等产业全国闻名,莫干山的洋家乐较好地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这些产业都为村集体带来了大量收入。因此,我们搞美丽乡村建设,最根本的要发展好农村产业,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的思路,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要求,加快发展壮大农村产业,为持续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抓美丽乡村建设要在财力上强化“三个投入”。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首要前提,浙江省各级近十年,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投入了巨额资金,粗略一算,每个村都投入近千万元,这光靠镇村一级是很难完成。我们省、市、市各级也要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必须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提升财政投入水平,明确财政投入范围、投入标准和投入方式,保障建设美丽乡村资金专款专用,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二要大力整合部门项目投入。通过同浙大教授交谈了解,浙江的美丽乡村建设都是建立专户,将上级各类涉农资金统一统筹使用。今后,我们也要学习这一经验,依据“整体规划、集中财力、整合项目、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源整合力度,通过科学配置和合理调度现有项目资源,有效整合项目资金投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三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投入。“美丽幸福乡村”建设资金仅仅依靠公共财力远远不够,必须积极开动脑筋,创新办法,探索创新投融资体制,运用市场手段集聚建设资金。要开展市场运作,坚持市场导向,积极对外借力,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鼓励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企业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特色村的建设,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实现合作共赢。同时要积极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动员村民自筹一点资金、鼓励在外经商、创业致富的民营企业家捐资、献策、出力,支持家乡美丽乡村建设。  
    
  

推荐访问:党建 学习心得 引进 党建引进美丽家乡建设学习心得 党建引进美丽家乡建设的学习心得 参观美丽乡村建设心得体会范文